第51章 炼化混沌钟?剧本已定?(2/2)
他心念微动。
嗡——
一声轻响,却非耳闻,而是直接在他的元神深处炸开。
他天灵盖上方的虚空微微扭曲,一道玄黄色的光华撕裂空间,悍然跃出。
正是混沌钟!
它静静悬浮于孙悟空头顶三寸之处,钟口朝下。
刹那间,万千缕肉眼可见的玄黄之气垂落而下,如细密的珠帘,又如一道坚不可摧的瀑布,将他整个身躯笼罩其中,护得严严实实。
这层玄黄神光看似淡薄,几近透明,透过光幕甚至能看清他每一根倒竖的猴毛。
然而,当孙悟空的神念触及这层光幕时,一股万法不侵、亘古不灭的绝对防御感,让他浑身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
这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安宁。
仿佛只要立于这玄黄气之下,便是圣人亲至,也无法在瞬息间将他抹杀。
孙悟空眼底金芒爆闪,强悍的战意在胸中升腾。
他有绝对的自信。
凭借此钟的防御,什么狗屁的漫天神佛,什么所谓的西天大能,只要不是那高高在上的圣人出手,谁能轻易破开这层壁垒?
寻常的大罗金仙,哪怕是大罗金仙圆满,离准圣只差临门一脚的顶尖存在,就算耗尽毕生法力,祭出所有灵宝,对着这层光幕轰上千年万年,也休想伤到自己一根毫毛!
即便是准圣初期的绝顶大能,那种跺一跺脚便能让三界震颤的存在,骤然发起的全力一击,自己也足以硬生生抗下,毫发无伤!
这便是先天至宝的霸道!
“呼……”
孙悟空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的狂热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冷静与警惕。
“此宝,绝对不能轻易动用。”
“一旦走漏了消息,让三界六道那群老家伙们知道混沌钟在俺老孙手里……”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一个念头已然在脑海中掀起了血雨腥风。
他能想象到,届时,不止是天庭与西天,就连那些隐世不出的老怪物,蛰伏于血海幽冥的远古魔头,甚至……是那几位不死不灭的圣人,都会将目光投向他这座小小的花果山。
这可是先天至宝啊!
自封神量劫之后,天地格局早已定型,仙凡之别、强弱之分,如同天堑,阶层彻底固化。
在这样的时代,一件先天至宝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打破平衡的钥匙!
意味着证道的无上机缘!
它带来的,将是无休无止的追杀与掠夺!
这股杀伐的惨烈程度,恐怕只在圣人亲自下场搅动天地的量劫之下!
放眼三界,一尊圣人手中又能有几件先天至宝?
那些所谓的诸天神佛,大罗金仙,哪一个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届时,他孙悟空将成为行走的宝库,三界公敌!
孙悟空眼帘低垂,遮住了眸中的寒光,手掌却不受控制地、带着一丝颤抖,缓缓朝悬浮在身前的混沌钟伸去。
指尖触碰到钟体的一刹那,一股血脉相连的亲切感与源自远古的厚重感同时传来。
冰冷,坚硬,却又蕴含着足以镇压一方鸿蒙宇宙的恐怖力量。
他收回手,心念再动,尝试着催动此宝的另一项威能。
“定!”
一个字,自他口中轻轻吐出。
咚!
钟声再响,比之前那道贯穿元神的声音要轻微得多,细若蚊蚋,仅仅在他周身三尺内回荡。
然而,就是这微不可查的一声钟响,却引发了匪夷所思的变化!
他周身三尺内的空间,在这一瞬间,仿佛从无形的气体变成了最坚硬的神金琉璃,空气粘稠如琥珀,万物寂静。
一片恰好飘落的树叶,在离他两尺九寸的地方戛然而止,违反了世间一切法理,就那么突兀地、诡异地静止在半空。
时间!
时间流速在这一方寸之地,似乎被一股无上伟力强行拖拽,凝滞了难以计量的万分之一个刹那!
虽然短暂,但对于同级别的强者交手,这一刹那的凝滞,足以决定生死!
同时,孙悟空清晰地感觉到,当钟声响起时,他体内奔涌的法力变得更加凝练,元神运转速度也得到了一丝微弱的增幅。
若是此刻施展神通法术,威力定然会凭空上涨一截!
反之,若是有敌人被困于这钟声范围之内,不仅行动会受到空间凝固的限制,就连体内的法力运转和元神思维,都会受到钟声的干扰与压制!
攻防一体,镇压时空!
“好!”
“好!”
“好!”
孙悟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仰头连道三声好,胸中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脸上终于露出了自出世以来,最为畅快、最为自信的笑容。
“痛快!痛快!”
“虽说俺老孙如今仅仅是炼化了此宝的一点皮毛,连其镇压鸿蒙世界、扭转过去未来的亿万分之一威能都未能展现,但仅仅是这点皮毛之力,已让俺的实力暴增了何止十倍!”
他缓缓站起身,筋骨发出一连串噼里啪啦的爆响,感受着四肢百骸中那股仿佛要满溢出来的爆炸性力量,以及元神中载沉载浮、与他性命交修的混沌钟,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气直冲天灵!
“有此钟在手,再配合那北方玄元控水旗的无上防御,加上一元重水珠的镇压之力,鸿蒙量天尺的攻伐之能,和那专伤元神的九九散魂葫芦……”
“便是寻常的准圣大能当面,俺老孙如今也敢上前碰上一碰,与他好好周旋抗衡一番!”
他眼中的世界,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看来,这所谓的西游之路,并非全是算计与绝路,亦是俺老孙的一块磨刀石,一座登天梯!”
孙悟空心中大喜过望。
这次菩提祖师的到来,当真是雪中送炭,来得正是时候!
这等天大的机缘,三界之中,求多少个元会都求不来一次?
如今,却白白地送到了自己手上!
而就在孙悟空于水帘洞深处,底牌尽出,以自身精血元神潜心祭炼至宝,实力飞跃之时。
同一时刻。
不知多少亿万里之外的西牛贺洲。
西天,灵山。
圣地大雷音寺之内。
高踞于九品金莲宝座之上,宝相庄严,法身遍满虚空的如来佛祖,原本正口吐莲花,为下方诸佛宣讲着微妙无上佛法。
忽然,他那亘古不变的宣讲声微微一顿。
如来停下讲经,那双洞悉三世、遍观大千的佛眸微微抬起,目光仿佛穿透了雷音寺的穹顶,望向了虚空中的某一个坐标。
他这一停,下方聆听佛法的诸佛、菩萨、罗汉、揭谛、金刚,皆从那玄妙的禅定状态中醒来,有所察觉,整个大雷音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众目睽睽之下。
只见大雄宝殿正中的空间,毫无征兆地泛起了一圈细微的涟漪,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涟漪中央,一道身影由虚化实,悄然浮现。
来者,赫然便是刚刚自花果山离去的菩提祖师。
他依旧是那副须发皆白,身穿朴素道袍,手持拂尘的清瘦老者模样。
他身上的气息内敛到了极致,仿佛一个凡间寻常的山野道人,与此间金碧辉煌、佛光炽盛、法则显化的雷音圣地,显得那般格格不入。
可奇异的是,他站定之后,自身那股清静无为的道韵,却又与这漫天梵唱、无量佛光完美地融为一体,没有产生丝毫排斥。
“道友回来了。”
如来面带温和微笑,开口言道,语气平缓,仿佛老友相见。
他早已洞悉观音无法擒下猴子,菩提前去劝说一事。
否则。
他早已真佛临傲来,强行将孙悟空镇压了!
殿内诸佛,无论果位高低,皆在此刻将目光投向那道青衣身影。
此人来历非凡,乃是圣人三尸之一,准圣巅峰之境。
顷刻间,诸佛皆是纷纷颔首致意,不敢有丝毫怠慢。
菩提祖师亦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大殿,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停留。
“劳道友挂念。”
他语气平淡无波,直接切入正题。
“孙悟空,已被吾说通。”
简短一句话,不带任何情绪。
却如同一颗定海神针,瞬间落入诸佛心中,抚平了那最后一丝波澜。
殿内虽无人喧哗,但许多菩萨罗汉眼中都闪过一丝释怀之色。
那猢狲的棘手程度,他们已有耳闻。
观音尊者,大罗圆满,手持杨柳玉净瓶,神通广大,慈悲与威严并存。
可就是这等人物亲自出手,都未能将那猴头擒回西方。
其一身手段。
可以说,准圣不出,大罗无敌啊!
若是那猴头执意不从,佛门要强行推进量劫,势必会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杀伐,平添无数变数与因果。
如今,这最大的变数,被抚平了。
如来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喜之色,那神情真挚,仿佛发自肺腑。
他双手合十,赞叹道:“善哉,道友出马,果然功成。”
“那猴头野性难驯,竟能幡然醒悟,知天数不可逆,答应配合,实乃善果。”
他这话看似对菩提说,实则也是说给殿内诸佛听。
这是在定下调子。
想逆了天数?
就是死路一条!
菩提祖师的面容古井无波,淡然道:“虽是顽石,亦有点化之机。”
“不过是晓以利害,让其知晓顺势而为方是生机罢了。”
他言语间将功劳轻轻带过。
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诸佛心中都清楚,能让那无法无天的猴王低头,绝非“晓以利害”四字可以概括。
再如何说,孙悟空也是他的弟子。
虽是应劫而生的量劫之子,却是菩提一手将其从懵懂石猴教导成才,倾注了心血。
岂能没有感情?
若真让如来出手,以雷霆万钧之势,行金刚怒目之法,将孙悟空强行镇压。
等待那猴头的,岂能有什么好下场?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磨灭其心性,化作一具听话的傀儡。
“如此甚好。”
如来宝相庄严,声音变得宏大,响彻殿宇。
“既然猴头已应允,那西游量劫,开启时机已至。”
“天道大势,合该如此。”
他目光微微抬起,视线仿佛穿透了大雷音寺的穹顶,穿透了无尽虚空,望向了三十三天之上的凌霄宝殿。
“只是,天庭那边……”
说到此处,即便是佛门世尊,语气中也出现了一丝顾忌。
西游量劫,佛门大兴,这是天道定数。
但天庭作为名义上的三界主宰,玉帝的颜面必须给。
更重要的是,这场量劫功德,天庭也得分润一份。
若不给天庭介入的由头,玉帝得不到他该得的那份功德,岂会善罢甘休?
届时,事情一旦闹大,佛门与天庭彻底撕破脸皮,引发道祖插手。
这般因果,他如来不愿承担,也承担不起。
先前派遣金刚罗汉前去,看似是相助天庭,实则不过是怕玉帝玩脱了,将事情引向不可控的局面。
那一步,是无奈之举。
菩提祖师接口,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洞悉全局、一切尽在掌握的意味。
“依既定剧本而行即可。”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佛陀耳中。
“道友可先遣人再赴花果山,予以指点,引导其先行闹龙宫、再闯地府。”
“东海龙宫,归天庭管辖。森罗地府,亦是天庭敕封。”
“他闹了这两处,便是打了天庭的脸面,触犯了天条。”
“如此一来,天庭方有介入之借口,师出有名,顺理成章,一切皆可回归正轨。”
菩提祖师三言两语,便将一切周密之机道出。
此计一出,便将主动权彻底掌握。
让孙悟空主动去犯错,天庭再名正言顺地出兵降服,最后再由佛门出手“解围”。
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如来闻言,眼中慧光一闪,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颔首道:“道友所言甚是。”
“剧本既已完成,角色既已入场,那便按部就班吧。”
他随即目光微转,掠过下方诸佛,最终落在一位慈悲庄严的菩萨身上。
“观音尊者。”
声音落下,观音菩萨立即从队列中越众而出,行至殿中,双手合十,躬身行礼。
“世尊。”
如来舌绽莲花,恢宏佛法伴随声音降生,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上威严。
“便再劳你往花果山走一遭,去见那孙悟空,指点其完此天命历程。”
如来吩咐一声,语气不容置疑。
此事,非观音不可。
她先前去过,与那猴头有过交手,此刻再去“指点”,最为合适。
“谨遵我佛法旨。”
观音双手合十,庄重领旨,随即告退。
她身形一转。
则化作一道柔和佛光,无声无息,离开了大雷音寺。
如来看着观音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再次开口,声音传遍整个大雄宝殿,带着不容抗拒的决断。
“量劫已启,诸佛各归其位,静观其变,依计行事。”
“谨遵世尊法旨!”
万佛齐声应诺,宏大的梵音再次响彻灵山,震动了西牛贺洲的天穹。
一场笼罩整个洪荒的大戏,幕布正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缓缓拉开。
而身在局中的孙悟空,此刻已磨利了爪牙,准备好了他的表演。
灵山之上,诸天神佛算计重重,自以为天衣无缝,一环紧扣一环。
殊不知。
他们认为万无一失之法,能否顺利展开,还是两说。
真以为这猴子,还是当年那个懵懂的石猴,一个简单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