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柳暗花明(2/2)
坊间传言,杨东生在柳秋慧心目中的地位,就好比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只要杨东生推荐的人,柳秋慧必用。
坊间还传言,财政局副局长刘华安,公安局副局长黄文贵能短时间炙手可热,就是杨东生向柳秋慧推荐的结果。
王淑珍早就想巴结杨东生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今天见杨东生来,怎能不使劲地表现?
杨东生赶紧上前拦住王淑芬道:“嫂子,别着急,我和蒋主任同在政府办,是同事,也是朋友,咱们都是自己人!”
王淑珍听见杨东生说是自己人,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她相信,她刚才骂蒋政权的那些话,杨东生都听到了。
“他就是个榆木疙瘩,啥事也帮不了家里.........”
王淑珍还要说,直接被蒋政权拦住道:“不要说了,你先出去,杨主任来肯定有事!”
有外人在场,蒋政权必须维护自己的尊严。
王淑珍要出去,被杨东生拦住道:“嫂子,我在外面听见您侄儿要转学?”
王淑珍刚要回答,就被蒋政权拦住道:“杨主任,没事,我觉得镇上中学和县城中学一样.......”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淑珍直接打断道:“什么一样?要是一样,镇上中学的孩子能剩下二十多个?现在有条件有门路的全都转到县城中学了,还有,他爸妈在县城卖麻花,孩子在镇上上学,照顾方便吗?你没本事,就别说什么一样不一样的话!”
“你.......”
王淑珍的话将蒋政权气得睚眦欲裂。
“我什么我?难道我说的不对,你让杨主任评评理,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要是一样,县城那些当官的,有钱的,怎么不将孩子从县城送到镇上上学?”
王淑珍一张利嘴,怼得蒋政权无言以对。
杨东生怕两个人又吵起来,道:“嫂子,蒋主任,你们别吵,关于转学这个事,县上是有这么一个规定,刚才嫂子说得有道理,父母在县城做生意,怎能让孩子在乡镇上学呢?这样照顾起来也不方便。
这件事我就要批评蒋主任了,你作为政府办副主任,服务县长和几个副县长,有问题,要对几位领导反映,群众的事无小事,这种父母在县城工作或者做生意,孩子在乡镇上学的肯定不是这一起,我们的职责就是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的困难!”
蒋政权赶紧点头称是:“杨主任,您批评的是,是我没有做到位!”
王淑珍看见杨东生批评蒋政权,赶紧道:“杨主任,这也不怪我家老蒋啊,他人微言轻.......”
杨东生打断道:“嫂子,这件事我回去后就向柳县长汇报,毕竟,这不是一家的问题,政府肯定会拿出一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那就谢谢杨主任了!”
“客气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
王淑珍赶紧走出去,将门关上。
她知道,杨东生是柳秋慧跟前的红人,杨东生既然答应,肯定能办到。
只不过,这次有许多家庭要跟着自己吃红利了。
随后,杨东生和蒋政权谈了谈,杨东生说了一些鼓励蒋政权的话。
“蒋主任,这次找你呢,是有件事想和你谈谈!”杨东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