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 > 第120章 进入配套产业

第120章 进入配套产业(1/2)

目录

收购当代电子的计划暂缓之后,王洛宾开始围绕液晶显示屏的配套产业进行布局。

王洛宾那时候对于红旗电子发展液晶显示的思路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决定开始进入液晶显示的配套产品领域。

这样做一是为了万一短期内真的无法进入液晶面板领域,可以先进入配套领域,然后逐步靠近,为进入液晶面板领域提前布局。二是即便以后进入了液晶面板领域,配套的产业链也还是要逐步建立的,就像他建立CRT产业链一样。

发展液晶显示配套产品的思路跟发展CRT配套产品的思路基本上是一样,只不过优先考虑的顺序不同罢了。

发展CRT配套产品时,王洛宾优先考虑跟外企合资,后面才考虑收购部分股份。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当时的红旗电子太弱,没钱没技术,跟实力强大的公司合作,抱上大腿才更加稳妥一些。而当红旗电子上市成功拿到融资以后,便开始考虑直接出资收购对方的股份,以控股股东的形式进入某个产业。

但是在发展液晶显示配套产品上,王洛宾的思路反了过来。

他要优先考虑收购对方或者对方部分股份,然后才考虑合资的形式。

王洛宾能这么做的原因当然首先就是因为红旗电子有钱了。其次是合资的方式,在技术发展升级上难免受人制约。直接收购虽然成本要高很多,但是一旦掌握了控制权,后面的发展就要轻松很多,至少不用看人脸色。

基本的策略制定好了以后,王洛宾就召集所有副总开会,研讨先从哪里入手。

最终,他们选择了背光源项目。

背光源跟彩膜一样都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虽然当时尚且没有中国大陆的本土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国内已经有了外企和台湾企业建厂生产。这些企业集中在平江一带,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集群效应。

王洛宾决定,由红旗电子来做这个先行者,成为第一家进入背光源项目的中国内地企业。

这个项目交给了副总董强。

董强今年三十九岁,原来是红旗电管厂的车间副主任,后来股份制改组以后被调任到市场部,几年前刚被王洛宾提拔到副总的位置上。

接到王洛宾的命令后,董强就准备带人前往平江找企业谈判,寻找收购或者合资的机会。

临走之前,王洛宾把董强叫来单独谈了一次话。

“董强,你这次去平江责任重大。咱们现在有可能短期内进入不了液晶显示面板领域了。配套产业要先发展起来。背光源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液晶显示配套产品。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乎我们后面的整个战略计划。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给世界所有的一流液晶企业供货。但是现在我给你的任务是,想办法挤进这个行业,并且活下来。”

“明白,王总,我一定完成任务。”

“这个项目优先考虑收购,其次在考虑合资。但是不管最后是以收购对方的形式还是合资的形式,必须想办法掌握主动权。即便是合资,也要想办法控股。”

“放心,王总,我明白这个项目对我们的意义。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拿到控制权。”

“嗯。另外,这个项目我给你五千万的自主权,金额在五千万以内你都自己决定。另外在合作条件上,如果遇到困难,优先考虑控股。对方只要能让我们控股,其他的我们都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

王洛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有一些必要的事项一一叮嘱了董强,并且给了他五千万金额的自主权。

这个自主权应该说很有分量。董强不光可以在金额上自主决定,而且王洛宾一给就是五千万的额度,可以说对董强充满了信任。放在古代,这几乎就相当于是先斩后奏的权利了。

董强也明白王洛宾的意思,心中暗下决心,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众人第二天便起程出发。

到达平江以后,董强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找企业沟通。

结果,一连几个月的沟通下来,全是拒绝。这些企业不光不同意被收购,连合资也不愿意。说白了就是不希望大陆的企业染指这个行业。

这帮企业这么团结是董强没有想到的。

他没办法,只好尝试在股权和技术转让费等方面做出一些让步来试图说服对方合作,但是事情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有一家企业甚至直接回复说:不要说你们控股,就算你们让我们控股我们也不会跟你们合作。

董强被气得扭头就走。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九月份。

一家名叫荼谷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进入中国,寻找合作机会。

荼谷也是做背光源的。中国内地优惠的税收政策还有低廉的制造成本吸引了他们来中国建厂。

但是荼谷到了中国以后才发现,内地已经有了好几家大企业建厂了。荼谷自身的实力不算强,大概两百人的规模,和这些大企业竞争当然是没有胜算的。于是准备找本土企业合作,扩大规模,来跟其他几家企业竞争。

董强一知道这个消息就去了他们入住的酒店拜访,表达了希望收购他们的想法。

荼谷当然不肯,他们进入中国是为了享受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不是为了把公司卖掉的。

于是两家开始进行合资谈判。

王洛宾之前给董强的任务是,假如无法收购,那么即便是合资也要想办法控股。

所以一开始谈判,董强就提出红旗电子至少占股75%。

日方代表听到这个要求,愣了半天。

他们原本还希望自己利用技术优势可以控股。毕竟红旗电子相比说技术落后,不如干脆说就没有技术。自己手里有红旗电子从来没有过的技术,即便不能控股,至少也要一家一半。没想到董强一上来就要求占股75%。

日方代表三木进次郎面露怒色地说道:“董先生,你方的这个要求请恕我们不能同意。我们提供这么先进的技术,你们居然还要求控股,而且是大比例控股,你不觉得有些过分吗?”

董强当然知道过分,但是谈判的原则向来就是先报最高的,万一对方同意了呢?

董强不慌不忙地说道:“很抱歉,我方在这次合资上坚持要求占股75%。除了这一点以外,其余的我们都可以做出让步来弥补你们。”

董强原本以为他说完这句话,对方会继续反驳,然后他在抛出新的条件继续试探。

但是没想到,三木进次郎想了两秒,问道:“你们能提供什么条件?”

董强听到这话,也愣了一下。

对方居然主动询问他能提供什么条件,那就说明如果条件合适,这个股权比例对方是可以同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