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拉投资(1/2)
王洛宾的第一步举措刚刚落实,一个难题就向他迎面撞来。
公司又没钱了。
财务处长宋玥婷急匆匆地来找王路宾。
王洛宾继任总经理之后,财务处处长的位置就让了出来。宋玥婷是他亲自挑选的第一位公司领导。
宋玥婷是江苏人,今年刚刚二十六岁,长得十分温婉,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纤细的身型,白皙的皮肤,一个典型的江南人。她原来是在北华上的大学,毕业后分到了电子管厂,来到电子管厂也才四年的时间。
王洛宾当然不是因为她漂亮才选的她,主要是他其实也没得选了。王洛宾已经同时兼任总会计师,不可能再兼顾一个财务处长的位置。他希望选一个年轻人接班,但是财务处除了宋玥婷已经没有其他年轻人了。
他原本是打算重新在外面招一个人进来,但是宋玥婷一次随意地回答让王洛宾决定选择她。
当时年轻人陆续地离开,王洛宾有一次随口问她,为什么不离开电子管厂。宋玥婷并未多想,只是脱口而出说道,她觉得774厂这个功勋厂不应该是这个下场,她想再为厂做点什么。
宋玥婷的不忍离开让王洛宾看到了她身上对厂的忠诚,于是决定破格任用她。
“王总。”宋玥婷急匆匆走进了办公室。
王洛宾一看宋玥婷满脸愁容,知道又出事了。
“怎么了?”
“公司又没钱了?”
王洛宾一脸诧异:“怎么可能呢?今年年初不是刚拿到北华柏上彩管公司几千万的分红吗?”
“是,但是钱大部分都拿来还贷款了。本来扣完这个月的物料费和企业经营费,刚好够发放员工的工资和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但是国家不是让我们给员工补贴粮食和蔬菜嘛,钱一下子就不够了。”
“不是还有几笔货款吗?”
“我催过了,但是那几笔货款本来就应该下个月回款。厂家都不同意提前打款。”
1992年,由于国家提高粮食统销价格造成了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同时国家放开了鸡蛋、肉类还有蔬菜的价格管制,导致了鸡蛋肉类和蔬菜的价格上涨。
国家规定国有经济部门需要对员工在工资中进行额外的经济补贴。
换言之,物价上涨的钱需要由公司补贴给员工。
王洛宾叹了口气:“差多少?”
“粮食补贴是5万,肉蛋蔬菜补贴是12万,总共是17万。”
“17万我们都拿不出来了吗?”
宋玥婷点点头。
“你不用管了,我想办法。”
王洛宾当然是没有其他办法的,他只能再次向北华市委申请援助。但是与张卫东不同的是,王洛宾从来就没有打算跟北华市委借钱。
毕竟借了还得还。
于是在三天后,一份《关于对红旗电子集团粮食、鸡蛋、蔬菜、肉价给予全额补助的请示》文件被放在了吴市长的桌子上。
吴市长无可奈何地批准了文件。
于是,红旗电子集团以后对员工的粮食补贴全部由北华市委出钱。
自从上次将各个分厂转变为集团的子公司、“打破大板块”之后,王洛宾又开始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
其实就是砍掉没有收益的老产品,只不过他比张克祥和张卫东更狠罢了。没有收益的或者收益已经很少,没有前途的全部砍掉。
两项改革举措落地以后,王洛宾终于可以腾出手来解决股份制改造的问题。
股份制改造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资金,没人掏钱入股何谈股份制改造呢?
他叫来了副总经理闫顺成。闫顺成也是张卫东在制定新领导班子时选定的人之一。
闫顺成今年刚刚三十二岁,原来是第一分厂的副厂长,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但是人也有些莽撞。不过莽撞这一点在当时张卫东的眼里并不能算是缺点,他内心反而希望领导班子里能有一两个“敢打敢拼”的人。
除此以外,张卫东选定他还因为闫顺成对于774厂有着绝对的忠诚。第一分厂当时的情况也非常糟糕,但是闫顺成不光没有离开第一分厂,而且在副厂长退休了以后,还愿意主动担任副厂长,决心与厂共存亡。
第一分厂那时候拉不来业务,闫顺成就骑着三轮车,三轮车后面放着厂里的产品,满北华跑。第一分厂本来就是给军工做配套的,闫顺成那时候就天天去各个军工整机厂门口堵那些领导。后来各个厂的领导被闫顺成弄烦了,干脆告诉门岗不让他进来。但是闫顺成并不管这些,门岗不让他进,他就翻墙偷摸进去。结果被对方保卫科的人抓住了。第一分厂厂长和总厂领导一起出面才把他保了回来。
闫顺成这个人对待下级还没有一点架子。第一分厂有阵子没有业务,闫顺成就亲自带着厂里的男职工们去别的厂打零工,干装卸。他与职工们一同搬卸沉重的货物,中午一同拿着饭盆蹲在墙角吃饭,丝毫不把自己当做一位分厂领导。
于是张卫东在考虑王洛宾的副手的时候,闫顺成就成了人选之一。
闫顺成来到王洛宾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王总,你找我?”
“顺成,你来,有个事。”
闫顺成走进办公室。
“什么事啊?”
“你跟我出去一趟。”
“哦,去哪啊?”
“去搞钱。”
闫顺成愣了两秒:“啊?”
王洛宾拿起西服外套就往外走,两人边走边说。
“咱公司这个股份制改造,现在肯入股的股东还没有着落,我准备跟几家公司先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说服他们出资入股。”
“哦……我明白了。”
“你跟我一起去一趟。我打算先从几家国营企业下手,咱们厂原来跟他们都有交情,有的你应该也认识。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出钱入股。”
“行,没问题。”
两人去的第一家公司是北华市收音机厂。
虽然电子管厂和收音机厂已经十几年没有过合作了,但是收音机厂曾经半数以上的电子管都是用的774厂的。王洛宾想着两家之前有过非常紧密的合作,也许可以伸手帮一把红旗电子集团。
而且收音机厂虽然也还在生产收音机,但是自从拿到了北华市的彩电项目之后,主营业务就转向了彩电的整机生产。凭借国内的需求不断增加,收音机厂最近几年的发展一直是风生水起。虽然具体的盈利情况不清楚,但是从他们又扩建了两处厂房来看,日子过得应该比较滋润。
王洛宾直接找到了收音机厂的孙厂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结果孙厂长一顿推诿扯皮,也不答应也不拒绝,王洛宾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两人悻悻地离开了。
“这收音机厂也真是的,一点旧情也不念。”闫顺成不禁抱怨道。
“算了,人家不愿意咱也不勉强,我们去下一家。”
下一家,两人来到了北华五金器械厂。
五金器械厂曾经是电子管厂的供应商,跟电子管厂总厂,第一分厂,第二分厂还有其他分厂都有过合作。只是最近几年因为电子管厂的业务持续减少,才逐渐断了合作。
闫顺成跟五金器械厂的包厂长打过交道,两人不算很熟,但是也认识。
闫顺成带着王洛宾直接找到了包厂长。
一看到是闫顺成来了,包厂长赶紧起身相迎。
“哎呀,闫厂长啊,咱俩可是有日子没见啦。”
闫顺成摆摆手,笑道:“我现在已经不在第一分厂了。我被调到了红旗电子集团,担任副总经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