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 > 第60章 大厦将倾

第60章 大厦将倾(1/2)

目录

有了市里帮忙协调的贷款,电子管厂总算是有钱买煤了。

张卫东从市委回到厂里以后,就紧急召集市场部来开会,要求他们尽快联系到新项目,而且无论什么项目都可以,每人至少完成两个任务指标。

没人知道张卫东背后突如其来的紧迫感从何而来。

只有张卫东自己清楚,无论如何他也要保住774厂,他绝对不能让她被拆分。

但是国内的经济情况并没有好转,很多工厂也都没有百分百开工,怎么可能会在另外委托其他厂家帮忙生产呢?

市场部使出浑身解数,几乎已经相当于再恳求对方,也才联系到了三个新项目,这三个项目加在一起的年利润都不足一百万元。

张卫东知道,再这样下去电子管厂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

他开始在心里酝酿一场更加彻底的改革。

但是还未等他实施这场改革,危机再次迎来。

六月份的时候,厂里的资金再次告罄。

齐科长一大早就急匆匆地来到张卫东的办公室。

“厂长,咱厂的原材料断货了。”

“什么?怎么会断货呢?”张卫东很吃惊。

齐科长面露难色地说道:“厂里……又没钱给人家结账了。”

“你胡说!为了保障原材料的供应,钱都给了你们了。咱厂职工的工资都半年没发了,你现在告诉我没钱买原材料了?钱都去哪了?”

“是真的!上次的贷款将近一半用在了811工程的维护上,落在我们手里的本来就没有多少。我们跟原料供货商都是一厘一厘地砍价才支撑到了今天。厂里现在是真的没有钱买原料了。”

张卫东坐在椅子上,满脸的无奈。

他没有想到,一千万转头就赔进去了,连个响声都没有听到。

774厂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怎么填也填不满。

“你跟供货商好好说一说,让他们先小批量给咱们供一批原材料,先保证那几个车间不要停产。钱的事情,我去解决。”

张卫东准备再去市里借钱。

“好吧,那我再尽力跟供货商沟通一下。”

“嗯。”

一想到又要去市里借钱,张卫东就头大。刚从市里拿到一千万,现在又要去。

但他又没办法,他必须得去。

齐科长前脚刚走,一群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就你推我我推你地走进了张卫东的办公室。

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份文件,站在张卫东的面前,眼神四处游移,不敢看向他。

张卫东抬头看向那群年轻人,虽然说有的不能叫上名字,但是他基本都有印象。

这群年轻人都是几年前厂里招来的大学生,有的已经成为了车间的技术骨干。

张卫东打量着那群年轻人,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你们找我有事?”

那群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看着他们吞吞吐吐,张卫东有些着急:“有事说啊,找我干什么?”

一位人群中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说道:“还是我来说吧。”

张卫东看着他。

那名年轻人像是鼓起勇气一样,说道:“厂长……我们……我们想申请调动。”

张卫东愣了一下,有些吃惊地看着几人。

“申请调动?为什么申请调动?”

那群年轻人低着头,谁也不回答。

张卫东一问完,心里也觉得自己这个问题多余。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单位种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像774厂这样的国营单位以外,还有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合资企业和国际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像是一个个崭新的舞台,吸引着有梦想的年轻人。

他们是万没有道理一直待在这家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国营老厂的。

张卫东满脸失望和惋惜的神情,但是他知道他也留不住这些人。

他点点头:“嗯,你们都想好了?”

几人纷纷点头。

“其实,我们之前已经跟我们的主管领导都说过了,但是他们说他们没有权利放人,需要厂长的同意才行。”

(职工当时换工作单位需要提交调动申请)

张卫东看着几人手里的文件,心里很清楚那是什么。

“给我吧。”

他伸出手去,逐一从每个人的手里接过调动申请书。

他把调动申请书摞在一起,心中很吃惊:居然这么厚。

张卫东注视着手中的一沓调动申请书,沉默良久。

他心中思绪万千,沮丧之情已经无法言表。

他是真舍不得放这些人走。电子管厂目前的员工将近90%是初中学历,大学毕业生只有2%。

这些人都是774厂翻身的希望。

但他并未挽留他们。

他转过身,来到自己的桌子旁,拿出印章,给每一份申请书都盖了章。

他把申请书还给那群年轻人。

张卫东看着那些还有些稚嫩的脸庞,诚恳地祝福道:“祝你们……前程似锦。”

“谢谢厂长。”

“嗯,去吧,收拾东西吧。”

办公室里再次只剩下了张卫东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