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十面埋伏(1/2)
北境大营,帅帐之内。
十道金牌令箭在檀木帅案上一字排开,褚奇虎巍然端坐,手指缓缓抚过最后一道金牌上深刻的龙纹,那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直达心底。
“第十道了。”他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帐中却如惊雷乍起,“朝堂之上,有人要将我北境儿郎的性命,尽数填入骷髅城的无底深渊。”
他抬眼看向帐中诸将,每一张面孔都曾在沙场上与他并肩浴血。
“王爷!”燕谷方踏前一步,铁甲铿锵,“末将等誓死相随!”帐内顿时跪倒一片,甲胄相击之声如金石相撞。
褚奇虎缓缓起身,走到燕谷方面前,伸手替他正了正歪斜的护肩:“诸位的忠心,褚某岂能不知?”
他忽然轻笑,笑声中带着砂砾磨砺的沧桑,“可我们北境军的使命,从来不是为某一人效死,而是护佑这千里边关,数十万百姓。”
他转身时,披风在烛光中划出一道沉重的弧线:“若我此行不返,尔等不可意气用事。北境的防线,一寸也不能丢!”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深宫之中,熏香袅袅。
三皇子赵奢躬身立于御案前,声音轻柔却字字诛心:“父皇,北境军这些年扩军至十万之众,褚奇虎却屡屡推诿不出兵,莫非真如刘世达密报所言,意在保存实力?”
皇帝赵简摩挲着手中的玉如意,目光晦暗不明。
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麒麟城下与他歃血为盟的年轻将领。那时的褚奇虎,浑身浴血却目光灼灼:“陛下,臣愿以此生守护北境安宁!”
“他老了。”赵简喃喃道,不知是在说服自己,还是在为旧日情分寻个借口。
赵奢见状,又往前凑近半步:“父皇,十万精兵在手,若存异心,恐非国家之福啊……”
玉如意在御案上重重一顿,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赵简眼底最后一丝犹豫终于被猜忌吞噬:“传朕旨意,再发十道金牌!命褚奇虎即刻出兵,不得有误!”
当第十道金牌送至北境大营时,褚奇虎正站在营门外的山岗上,远眺着层层叠叠的远山。传令兵跪在他身后,手捧金牌的姿势恭敬却不容拒绝。
“告诉陛下,”褚奇虎没有回头,声音随风飘散,“北境军,遵旨。”
当夜,大军开拔。火把连绵如龙,在漆黑的山道上蜿蜒前行。
远处山岗上,刘世达勒马而立,望着行进中的北境大军,嘴角终于扬起一抹得逞的笑意。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就着火光最后看了一遍三皇子的承诺——“事成之后,北境兵权尽归卿手”。
信纸在火苗中卷曲、焦黑,最终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传令全军,”刘世达调转马头,“紧随北境军之后。这一次,我要亲眼看着褚奇虎,如何在这骷髅城外,耗尽他最后一点威名。”
而此时,行进在大军最前方的褚奇虎,忽然勒住战马,回望了一眼来路。远方,北境的群山在夜色中沉默矗立,如同一个个忠诚的卫士。
“王爷?”身旁的副将轻声询问。
褚奇虎摇摇头,催马继续前行。铠甲的摩擦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仿佛命运的鼓点,一声声,敲在每一个北境将士的心上。
千里之外的骷髅城内,烛火通明。
巩喜碧正在与部下对弈,听得探马急报,执棋的手微微一顿。黑玉打造的棋子落在羊皮地图上,正好压在骷髅城的位置。
“十一万?”他缓缓起身,走到城楼窗前,望着远处隐约的火光,“褚奇虎啊褚奇虎,你终究还是来了。”
他突然仰天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传我命令,后备十万大军即刻开拔,按原定计划合围。”转身时,他的眼中闪烁着猎人布下陷阱已久终于等到猎物上门的兴奋,“这一次,我要让北境军,有来无回!”
翌日中午时分,当北唐联军终于抵达骷髅城下时,残阳如血,将整座城池染成不祥的猩红色。
刘世达勒马而立,第一次亲眼目睹这座传说中的恐怖之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城墙高耸入云,数以万计的骷髅头密密麻麻地镶嵌其间,构成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卷。最上层的头骨已经风化得只剩空洞的眼窝,中层的尚能辨认出扭曲的面容,而最下层那些新挂上去的首级,甚至还在滴落着暗红的血珠,引来成群的乌鸦盘旋啄食。
“老天爷......”一个北唐新兵双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
他死死盯着城墙上一颗特别显眼的头颅——那是个年轻人,双目圆睁,嘴角却带着诡异的微笑,仿佛在嘲笑着每一个前来送死的后来者。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北唐军中蔓延。士兵们不自觉地后退,兵器相撞的叮当声此起彼伏,有人开始不受控制地干呕,更多的人面色惨白如纸。
就在这时,一匹黑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北境军阵。褚奇虎勒马立在两军之间,猩红披风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全体立正!”他的声音如同惊雷,瞬间震住了骚动的人群。
他拔剑直指那座恐怖的城池:“看见了吗?那上面挂着的,每一个都曾经是守卫边疆的好汉!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父母妻儿,都曾梦想着平安归乡!”
剑锋回转,他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北唐士兵惊恐的面容:“你们的人头,也想被挂在上面,任由风吹雨打,鸟雀啄食吗?”
北境军中爆发出震天的怒吼:“不想!不想!不想!”
这呐喊如同燎原之火,很快点燃了北唐士兵心中的血性。不知是谁第一个举起兵器响应,转眼间,十一万人的怒吼声震天动地,连骷髅城墙上的乌鸦都被惊得冲天而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