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药厂图纸,画个新世界(2/2)
这一次,村口没有上次那么疯狂的围堵。
正是农忙的时候。社员们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三三两两地走在田埂上。
看到那辆熟悉的越野车,众人纷纷停下脚步,一张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都露出发自内心的淳朴笑容,远远地挥着手。
“姜神医回来啦!”
“陆团长也回来了!”
没有簇拥,没有喧哗,只有一声声热情的招呼,和那眼神里藏不住的敬爱与感激。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尊敬,比任何热烈的欢迎,都更让姜芷感到踏实。
陆向东是第二天凌晨悄悄走的,天边还泛着青灰色,村里一片寂静。
姜芷站在院门口,看着吉普车的尾灯消失在路的尽头。
晨风带着湿冷的凉意,吹在脸上,让她心里那点离别的愁绪也变得清醒起来。
她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两世为人,她比谁都明白,人各有路,各有天命。
陆向东是保家卫国的军人,而她,是立志要重振医道的医者。
他们注定聚少离多。
但这一次,心里那份牵挂,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真切。
回到屋里,赵秀娥已经悄悄起了床,正在厨房里给她煮着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看着女儿清冷的小脸上难得露出的一丝落寞,赵秀娥心疼得不行,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芷儿,快来吃面,吃饱了,身子才暖和。”
她把一碗卧着两个金黄荷包蛋的面条端到桌上。
“嗯。”姜芷点点头,坐下来,拿起筷子。
热气腾腾的面条下了肚,胃里暖了,心也跟着暖了起来。
从今往后,她不是一个人了。
她有家,有娘,还有一个会把她看得比自己前途还重要的男人。
这就够了。
吃完早饭,姜芷便迅速从离别的伤感中抽离出来,整个人又恢复了往日那股子清冷干练的劲头。
昆仑山一行,让她彻底明白了“药神宫”这个组织的恐怖和盘根错节。
仅仅一个华夏药主“药先生”,就险些让他们全军覆没。
那藏在幕后,势力遍布全球的“神主”,又该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还有那个让她心神不宁的,与她前世姜家家徽一模一样的“蛇盘药鼎”图腾。
这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
药神宫以医道行邪魔之事,玷污了她毕生守护的东西。
作为姜家第四十八代传人,清理门户,是她无可推卸的宿命。
而要对抗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光靠她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她必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医学王国”,一个集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庞大网络。
红星大队,就是这个王国的起点。
“娘,你跟我来。”姜芷放下碗筷,带着赵秀娥,直接去了村东头那片新建成的药材加工厂。
大队长赵大山得到消息,也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
“姜神医,你可算来了!这厂子盖好了,大伙儿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整呢!”赵大山搓着手,一脸的期待。
加工厂完全是按照姜芷之前画的图纸盖的,清洗区、炮制区、晾晒区,划分得清清楚楚。
水泥砌的大水池引来了河水,一排排长长的灶台整齐排列,旁边还堆着小山似的柴火。
“赵大叔,人手都安排好了吗?”姜芷问道。
“安排好了!都是村里手脚麻利、靠得住的媳妇婆子,还有几个壮劳力,都听你指挥!”
“好。”姜芷点点头,她走到一片空地上,捡起一根烧剩下的木炭,直接在地上画了起来。
她一边画,一边解释:“咱们这个厂子,不能像过去那样乱糟糟一锅烩。要学城里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什么是流水线?”赵大山和赵秀娥都听懵了。
“就是把活儿拆开,每个人只干一件事。”
姜芷用木炭画出一条条带着箭头的线,“比如,药材从药田运过来,第一步,进清洗区。专门的人负责洗,洗干净了,顺着这条线,送到炮制区。”
“炮制区也分工,有人负责切,有人负责蒸,有人负责炒。每道工序都有标准,比如切多厚,蒸多久,炒到什么成色,都得按规矩来。做完一道,就传给下一个人。”
“最后,炮制好的药材,送到晾晒区。晾晒也有讲究,哪些要阴干,哪些要暴晒,都不能错。最后由巧巧负责品级鉴定,合格的入库,不合格的打回去。”
姜芷用最简单直白的话,将现代工厂的管理理念,拆解得清清楚楚。
赵大山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他虽然不懂什么叫“流水线”,但他听明白了,这么干,效率高,不容易出错!
“神了!姜神医,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光听听,我就觉得这活儿能快一倍!”赵大山一拍大腿,满脸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