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如何处置姜顺(2/2)
姜行颐点点头,“我知晓,否则也不至于隐瞒如此之久。”
姜明欢转向父亲,“父亲,二叔也累了,不若先让他回去休息吧。有些事情,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姜行山疲惫地挥了挥手,仿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姜行颐则如蒙大赦,急匆匆走了出去。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父女二人。
姜行山看着女儿,眼神复杂,“欢儿,你为何急着推你二叔出去?”
“父亲,”姜明欢走到他身边,“二叔真正想隐瞒的事,如此询问是得不到结果的。此事急不得,也慌不得。我们只能稳住自身,静观其变。”
“你……心中有数便好。”他最终只能如此嘱咐。
姜明欢颔首,“女儿省得。父亲也请宽心,保重身体要紧。”
说完,她并未立刻告退。
姜行山正揉着酸胀的额角,抬眼见女儿还静静立于书案旁,心下明了。
“欢儿可还有事要与为父说?”
姜明欢目光掠过父亲紧锁的眉头,斟酌片刻,声音放得轻缓。
“父亲,二叔之事暂且如此。那……姜顺兄长,您打算如何处置?”
姜行山的手顿住了,从额角滑下,重重按在紫檀木的扶手上。
他长长吁出一口气,带着些烦难。
“顺儿……”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像是咀嚼一枚苦涩的果实。
“为父……早已有所察觉。”
姜行山执掌伯府多年,并非庸碌之辈,但有些事,他只能选择暂且按捺。
“只是,”姜行山继续道,语气沉滞,“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揭穿他,如何向你祖母交代?她当年力排众议,笃定顺儿是我的血脉,如今真相大白,她该如何自处。府中上下又会如何看待?一个欺瞒了十余年的长子……”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似怜悯,也似无奈。
“再者,顺儿……这些年来,我虽防备着他,却也知他勤勉上进,若他未犯错在先,我如此揭露,未免……太过残酷。”
这便是父亲一直隐而不发的原因。顾虑太多,牵绊太深。
家族声誉,母亲颜面,还有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
姜明欢沉默片刻,向前略移半步。
雨天天色阴沉,书房内白日里也点着烛火,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影。
“父亲的顾虑,女儿明白。”她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正因如此,女儿倒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姜行山抬眼看向她,带着一丝探究。
“父亲,我们永宁伯府,如今名义上,并无嫡长之子。”
姜明欢缓缓道来,“且府中晚辈,论勤勉,论能力,论年齿,姜顺兄长……确是佼佼者。”
姜行山眼神一凝,身体微微前倾。
“欢儿,你的意思是……”
“他终究是姜家血脉,是二叔的亲生骨肉,这一点,如今已毋庸置疑。”
姜明欢迎上父亲的目光,“既然他身上流着姜家的血,又在府中教养了这么多年,与其将他当作一个需要处置的麻烦,不如……看看他自身的意愿?”
“看他自身的意愿?”
姜行山重复着这句话,脸上露出几分惊愕,上下打量着女儿。
“欢儿,你……你以往不是最恨他们母子,今日为何……反倒为他说起话来?”
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他深知女儿对姜顺的芥蒂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