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这叫配合吗?(2/2)
“找不到,说明我们江安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找不到,更说明我们过去的用人标准有多么宽松。胡部长,我们这次选拔,要的就是鲶鱼效应,就是要让外面那些有真才实学的金领,看到我们江安求贤若渴的决心。”
胡长青一时语塞。
你说找不到,就是说江安没吸引力,就是否定过去的用人标准。
他只好看向下一条。
“第二,必须拥有五年以上、市级或市级以上财政系统工作经验。”
它不仅排除了江安县内部所有干部,甚至连周边兄弟县市的干部都给排除了。
市级以上?那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这个人至少在市财政局的核心科室里干过。
眼界、能力、接触的层面,完全和县级干部不是一个维度。
这种人,会愿意来江安这个烂摊子当个局长?
胡长青太阳穴突突直跳。
“元明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魄力。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一个现实问题。外来的干部,不熟悉我们江安的情况,工作开展起来会不会有困难?而且,市里的人才,未必愿意下到我们县里来啊。”
曲元明笑了。
“胡部长,您说的这些,常委会上已经讨论过了。李书记和各位常委已经形成共识,我们需要的,恰恰就是不熟悉情况的人。”
“至于愿不愿意来,那就要看我们能给出什么了。”
曲元明身体微微前倾。
“胡部长,我们这次不是在搞论资排辈,我们是在招聘一个能为江安财政力挽狂澜的CEO!只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给足待遇,给足权限,我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胡长青有点懵。
曲元明的思维方式,完全跳出了体制内的那套惯性。
“那……第三条呢?”
“第三,近五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且无任何违纪处分记录。这一点,我相信组织部这边审核起来,最有发言权。”
一个拥有顶级专业资格、又有市级大平台工作经验的人,还能连续五年拿到优秀……
这种人,在任何单位都是绝对的宝贝疙瘩。
前途一片光明,他凭什么要来江安这个坑里?
“好……好……”
胡长青放下茶缸。
“元明同志考虑得非常周全,非常深刻!就按你说的办!我完全同意!”
既然拦不住,那就加入!
与其被动地等着看结果,不如主动参与进去。
“那具体的选拔流程,元明同志有什么想法?”
胡长青主动问道。
“笔试、面试、政审,三轮筛选。”
曲元明显然早有准备。
“笔试,就不能出那些老掉牙的理论题。我建议,直接用案例分析。比如,给出一个虚拟的、财政状况比我们江安还烂的县的账本,让他做一份财政状况分析报告,并提出三套以上的解决方案,评估各自的优劣和风险。这就能直接考出他的实操能力。”
胡长青听得眼角直抽。
“面试,也不能让我们自己关起门来搞。我建议,面试评委小组,我们江安县最多出三个人,剩下四个,必须从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甚至省财政厅邀请专家来担任。面试过程,全程录像,纪委同志全程监督。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这次选拔,没有任何暗箱操作的空间!”
胡长青的心沉了下去。
“至于政审,就更要从严。不仅要审查他本人的档案,还要对他近五年经手的重大项目、重大资金拨付进行专项倒查。确保他不仅能力过硬,屁股底下也绝对干净。”
胡长青没了脾气。
“好!就这么办!”
“元明同志,你放心,我们组织部今天就加班,连夜把这个公告草案拿出来!每一个字,都按照你的意思来写!明天一早,我就把文件送到你和李书记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