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掌权 > 第291章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第291章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1/2)

目录

九点整。

吴建军和钱坤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吴书记,钱书记,快请坐。”

曲元明将两人引到待客区的沙发上。

李哲给两人倒上茶,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个人。

“吴书记,您是农业专家,也是我们沿溪乡的老同志了。钱书记在乡里工作多年,熟悉基层情况。”

曲元明开门见山。

“今天请二位来,就是想碰一碰,咱们沿溪乡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吴建军捧着茶杯。

钱坤看了曲元明一眼,示意他继续。

“我来沿溪乡时间不长,但看了一些材料,也走访了几个村。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假。”

“赵日峰他们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财政所的账是假的,各个村上报的粮食产量、人均收入,恐怕水分也不小。我们不能在沙滩上盖楼,更不能在沼泽里搞建设。”

“所以,我提议,我们必须立刻动手,对全乡的经济、农业、民生,方方面面,进行一次彻底的、不留死角的摸底调研。”

曲元明看着吴建军。

“我们要用最真实的数据,来制定咱们沿溪乡未来的发展蓝图。而不是靠拍脑袋,更不是靠糊弄上级。”

吴建军抬起头。

“我同意!”

“曲乡长,你算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搞农业,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瞎指挥!数据!我们缺的就是真实的数据!”

“就说咱们乡的土质,沿河两岸是沙壤土,适合种西瓜、花生。山麓那边是黄棕壤,微酸性,明明是种茶叶、种中草药的好地方!可之前倒好,一刀切,全都让种玉米!”

他越说越气。

“结果呢?沙壤土保水性差,玉米旱得半死不活。山地那边呢,玉米倒是长起来了,但把地力耗得一干二净!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亩产还不到六百斤,除去种子化肥,根本不赚钱!”

“还有技术!”

吴建军一拍大腿。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乡亲们还在用十几年前的老种子,病虫害防治全靠经验,农技站那帮人,一个个坐在办公室里比谁都懂,你让他下田去看看,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

“咱们沿溪乡,有山有水,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巨大!但是,技术落后、观念陈旧、水利失修……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不把这些家底摸清楚,给再好的政策都是白搭!”

吴建军一口气说完。

曲元明静静听着。

“曲乡长,吴书记,这个摸底调研,方向绝对是正确的。但是……操作起来,恐怕阻力不小。”

曲元明和吴建军的目光都转向他。

“老钱,你说。”

钱坤沉声。

“这个假字,不光是赵日峰他们搞出来的。

“去年上报的年人均收入三千块,可能实际只有两千。去年上报的粮食亩产一千斤,可能只有七百斤。这些数字,是他们报上去的,是白纸黑字存档的,也是他们去年评优评先的依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