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敲山震虎?(1/2)
当他看到名单上写着乡财政所副所长、乡建所副所长、农业站技术员等几个名字时。
这些人……都是他这些年安插在关键位置上的人!
曲元明这是要做什么?
他是在敲山震虎?还是……他已经知道了什么?
“元明乡长,真是辛苦了,熬夜做出这么详细的方案。”
会议桌旁的几个班子成员都点点头。
曲元明只是微笑着,并不接话。
张海涛话锋一转。
“不过,对这份抽调名单,我还是有点不成熟的看法。”
“名单上的这几位同志,比如财政所的王松同志,乡建所的陈立同志,可都是各自部门的业务骨干,顶梁柱啊!”
“财政所的账目繁杂,几十年下来的陈年旧账都需要王松同志这样的才理得清。乡建所那边,全乡的土地规划、项目审批,哪个离得了陈立同志?把他抽走了,这两个关键部门的工作,怕是立刻就要瘫痪一半。”
组织委员王强附和。
“是啊,张书记说得有道理。我分管的口子,也有人被列进去了。咱们不能为了搞一个项目,把家里的日常工作都耽误了嘛。”
王强是张海涛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个时候自然要摇旗呐喊。
张海涛心里微微一松。
“元明乡长,你看,是不是咱们再斟酌一下?或者,让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一些合适的人选上来,这样既能保证新项目有人干,又不影响老本行。两全其美,岂不更好?”
曲元明端起茶杯。
“张书记的顾虑,非常有道理。”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
“我们做工作,就是要稳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能只顾一头。”
张海涛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年轻人,还是嫩了点。
“但是。”
曲元明放下茶杯。
“我恰恰认为,正因为这几位同志是各部门的骨干和顶梁柱,才必须要把他们抽调到这个领导小组来!”
什么?
一片愕然。
曲元明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为什么?因为我们这次要推广的,是市里领导高度肯定的下溪村模式!这不是一个普通项目,这是一场关乎沿溪乡未来发展的攻坚战!打攻坚战,难道要派二线队伍去吗?不!就是要派我们最强的王牌,最精锐的力量!”
“把王松同志、陈立同志他们抽调过来,不是在削弱他们原来的部门,恰恰相反,这是组织对他们能力的高度肯定!是给他们压担子,是让他们在全乡发展的火线上接受考验,是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施展才华!”
这么一说,张海涛和王强的爱护干部,反而像是挡了人家的晋升之路。
格局一下子就小了。
张海涛的脸色有些难看。
曲元明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而且,同志们,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件事。”
他停顿了一下。
“下溪村的成功,县委李书记非常重视。昨天晚上,李书记还亲自打电话给我,询问下一步的推广计划。她强调,市里的领导也在等着看我们江安县的成果,沿溪乡作为试点的发源地,必须要当好这个排头兵,做出表率!”
在场的都是人精,谁不知道曲元明和新任县委书记李如玉的关系?
现在,曲元明直接把李如玉搬了出来。
曲元明看着火候差不多了。
“至于张书记担心的各部门人手问题,我也考虑到了。这次抽调,我们可以明确是借调,等项目走上正轨,他们随时可以回去。而且,把老同志抽出来打硬仗,不也正好可以把部门里的年轻同志顶上去,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吗?一个萝卜一个坑,新人怎么成长?这叫梯队建设,是为我们沿溪乡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张海涛张了张嘴,他所有的路,都被曲元明堵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