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磨合(2/2)
“陈生,根据协议,这笔模具费的支出,需要提供供应商的正式合同、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对方开出的形式发票,我这边审核无误后,才能安排付款。”沈浩拿着赵红军递过来的付款申请,语气平和,但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赵红军一听就急了:“沈先生,那边模具厂等着钱开工呢!咱们之前合作过,信得过的!这合同发票补办需要时间,能不能先付了款,后面再补手续?凡哥都同意了的!”
沈浩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摇摇头:“Sorry,赵生。规矩就是规矩。没有完备的文件,我无法向何生交代,也无法确保资金的安全。请尽快补齐资料。”
赵红军气得脸红脖子粗,扭头就找陈凡:“凡哥!你看他!死板得很!这不是耽误事嘛!”
陈凡心里也急,但他知道,沈浩做的没错,这就是规范化管理的开始,虽然阵痛难免。他压住火气,对赵红军说:“按沈先生说的办,立刻去补手续!以后所有支出,都把文件准备齐全了再申请!”
另一方面,产品认证的推进也遇到了具体的技术难题。大刘那边按照IEC标准改了几版设计,送去做预测试,却在电磁兼容性(EMC)项目上卡住了,传导骚扰超标。
大刘在电话里声音都哑了:“凡哥,那几个滤波电容和电感的位置、参数,我们调了又调,就是压不下来!国外的标准也太严了!”
陈凡把自己关在联络处里,对着电路图和测试报告琢磨了一整夜,烟灰缸都堆满了。天快亮的时候,他猛地想起以前在现代社会看过的一些高端电源设计方案,其中有个关于共模电感布局和屏蔽接地的技巧。
他立刻给大刘打电话:“大刘,别光盯着那几个元器件本身!查一下PCB板上的地线回路,特别是共模电感加上一个小的屏蔽罩,接地一定要良好!”
大刘将信将疑地去尝试了。两天后,他打来电话,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凡哥!神了!就是地回路的问题!按你说的加了屏蔽和优化了布线,再测,通过了!一次性通过!”
这个消息让陈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关键时刻,他超越这个时代的那点知识储备,再次发挥了作用。
资金在规矩下流动,技术在困难中突破。虽然磕磕绊绊,虽然时有摩擦,但“启明”这艘船,在注入新的动力和引入了新的导航规则后,正努力地调整着姿态,向着更深更远的海域,一点点驶去。
陈凡站在联络处的窗口,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他知道,磨合期还远未结束,更大的风浪可能还在后面。但他也相信,只要核心的引擎——技术和团队——不出问题,这艘船,就能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