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四合院:从技术员到人生赢家 > 第219章 孩子的教育

第219章 孩子的教育(1/1)

目录

老三晓玥过了百天,长得白白胖胖,见人就笑,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晓峰升了三年级,功课开始有点难度了。小丫头晓琳也背起书包成了一年级的小豆包。三个孩子,三个样,教育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陈凡和冉秋叶面前。

晓峰随了陈凡,对数学和自然课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拆能装的东西。家里那个旧闹钟被他拆了装、装了拆,居然没弄坏,还能走。陈凡有时候下班回来,就看见儿子趴在桌上,对着一本《少年科学画报》或者某个玩具的说明书看得入迷,小眉头皱着,那股子专注劲儿,跟他研究技术图纸时有的一拼。

可这小子偏科偏得厉害。语文,尤其是写作文,成了他最大的难关。每次写作文都跟挤牙膏似的,憋得脸红脖子粗。老师找冉秋叶谈过话,说晓峰阅读理解还行,就是表达太干巴,缺乏想象力。

相比之下,晓琳就完全是另一个极端。语言能力贼强,小嘴叭叭的,在学校里是文艺积极分子,唱歌、跳舞、朗诵,样样都行。看图写话,她能给你编出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来。可一到数学课,就蔫了,十以内的加减法还得掰手指头,经常把冉秋叶气得没脾气。

这天晚上,冉秋叶检查完晓峰的作文本,上面又是老师红笔写的“内容空洞,缺乏细节”。她忍不住跟陈凡抱怨:“你看看你儿子这作文写的,‘今天天气很好,我很高兴。’完了!就不能多写两句吗?跟他爹一个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

陈凡正帮着晓琳掰手指头算7+5,闻言抬起头,乐了:“像我咋了?我这不也挺好?咱儿子这是逻辑思维强,不善于那些虚头巴脑的描写。”

“你就护着他吧!”冉秋叶嗔道,“光逻辑好不行啊,表达能力也很重要!将来走上社会,难道见人就拿图纸跟人交流?”

陈凡把终于算明白7+5=12、高兴得直拍手的晓琳抱下膝盖,走到晓峰身边,拿起他的作文本看了看。题目是《我的爸爸》。晓峰就写了一句话:“我的爸爸是工程师,他很忙,他很厉害。”

陈凡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放下本子,坐到儿子旁边,语气温和地问:“晓峰,爸爸在你心里,就…就这么一句话啊?”

晓峰抬起头,眨巴着眼睛:“爸爸,你本来就是工程师啊,你天天画图纸,修机器,难道不对吗?”

“对是对…”陈凡挠挠头,想了想,说:“你看啊,爸爸是工程师不假,可爸爸也会给你修玩具小车,还会带你去公园看别人放风筝,上次你发烧,爸爸守了你一晚上没合眼…这些,你咋不写呢?”

晓峰愣了一下,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哦…要写这些啊…”

“对啊!”陈凡趁热打铁,“写作文就跟你看的那个闹钟似的,光说它是个钟不行,得说它里面有什么齿轮,怎么转的,为什么能走时。写爸爸也一样,光说厉害不行,得写爸爸怎么厉害,为什么厉害,有哪些具体的事儿。”

他又看向正偷偷玩积木的晓琳:“还有你,丫头,别光顾着玩。来,爸爸教你,7+5你看啊,就像你有7块糖,爸爸又给你5块,你数数总共多少块?别老掰手指头,得记在脑子里。”

冉秋叶看着陈凡耐心引导两个孩子,心里的火气也消了,走过来靠在门框上,笑着说:“哟,陈总工程师还会教育孩子呢?一套一套的。”

陈凡回过头,也笑了:“这不跟你学的嘛,因材施教。咱家这仨孩子,就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晓峰逻辑强,就引导他观察细节,把事儿说清楚;晓琳语言好,就鼓励她发挥想象力,但计算基本功也得抓;晓玥还小,就得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爱。咱们啊,得分头施策,找到最适合他们各自的路子。”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陈凡和冉秋叶靠在床头,还在聊孩子的事。

“以后啊,周末我多带晓峰去公司转转,让他看看机器是怎么动的,说不定能激发他更多的兴趣,写作文也有素材了。”陈凡规划着。

“那我多带晓琳去少年宫,看看绘画班、舞蹈班,她喜欢哪个就学哪个。数学我再来慢慢磨。”冉秋叶也说。

“至于晓玥…”陈凡看着婴儿床上睡得正香的小女儿,眼神温柔,“咱们就给她一个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童年。”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陈凡觉得,教育孩子这事儿,比管理公司、攻克技术难题还复杂,还没个标准答案。但他心里有个底,那就是尊重和引导。尊重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引导他们朝着自己擅长的、热爱的方向成长。他不求孩子们都成大才,但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正直、善良、有用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成就。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和期盼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