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又一条毒计(2/2)
听到这些朝臣的话,兀术赤的拳头再次捏紧,脸色也有些发白。
如果大景不救,草原恐怕真的会完蛋。
“荒谬!”有清流官员出列反驳。
“陛下!圣人有云,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如今胡地生灵涂炭,我天朝上国,岂可见死不救?
此举有违仁德,亦非大国风范!
况且,若真如信中所言,瘟疫失控,蔓延至我朝,届时又当如何?
救胡,亦是自救!”
“自救?我看是养虎为患!”
又有官员反驳,“谁能保证他们不是诈降?谁能保证他们真的能做到信中所说?”
“称臣纳贡,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啊!若能以此收服北胡,省却多少兵戈之事?”也有官员从现实利益考量。
朝堂之上,救与不救两派争论不休,吵得面红耳赤。
主战派欲借天灾灭胡,主和派则从仁义、实际利益和防疫角度主张救援。
就在朝堂上为救与不救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一直闭目养神的首辅温知行,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看向兀术赤开口道:“三王子,老夫有一问。
草原此疫,是否始于战后那些未及时处置的战场遗骸?”
兀术赤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回大人……正是!”
温知行微微颔首,他看向兴平帝,拱手道:“陛下,如此看来,此疫虽是天灾,亦与人祸相关。
我大景乃礼仪之邦,仁义之邦。
如今北胡既已幡然悔悟,愿称臣纳贡,若我朝因其困境而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岂非与蛮夷无异?失了天朝上国的气度与风范!
臣以为,非但要救,更应倾力相救!
一则彰显陛下仁德,泽被苍生。
二则,若能借此收服北胡,令其真心归附,则北疆可定,兵戈永息,实乃利在千秋之伟业!”
话音落下,原本由兵部带头主张不救的温党官员,一见首辅都主张救了,虽然有些错愕,但也都立刻见风使舵,纷纷改口。
“首辅大人高见!确是彰显我朝气度之时!”
“救!必须救!此乃陛下仁德感化四方之良机!”
“臣附议!”
一时间,朝堂上全是要救草原的声音。
清流官员感觉怪怪的,温党不是应该和他们唱反调吗?怎么首辅大人转性了。
就连沈知渊都有些诧异的看了温知行一眼。
兴平帝看着瞬间团结一致的百官,也有些意外,他沉声道:“众爱卿之心,朕已知晓。
然,瘟疫岂是易与之事?
自古至今,每遇大疫,我朝亦多是迁徙百姓,封锁疫区,任其自生自灭,罕有能有效救治者。
纵有医者前往,亦多是有去无回。
此去草原,风险莫测,谁人可往?又如何救之?”
百官闻言,纷纷沉默,瘟疫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解的,谁去谁死!
温知行嘴角掀起弧度,他就等着皇帝这话,上前一步道:“陛下所虑极是。
不过此事既与之前战事关联,老臣这里倒是有个最佳的人选。
武襄伯李钰,曾深入草原,对当地情势最为熟悉,且其智计百出,常有惊人之举。
或可命其前往,统筹救治事宜。
一来,可全其有始有终之义。
二来,或许以其之能,真能找到克制瘟疫之法,亦未可知。”
这话一出,许多温党成员顿时明白了。
怪不得首辅赞同救,原来在这里等着。
此计甚毒啊!
让李钰去那九死一生的瘟疫之地,无论能否控制疫情,他都凶多吉少!
若死在瘟疫中,是“因公殉职”。
若被仇恨他的胡人暗算,那也是“意外”。
既能除掉心腹大患,又能博得“举贤不避”的美名!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