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京城沸腾(2/2)
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对那位深居简出的首辅大人充满了感激和敬仰。
仿佛这场危机的化解,全赖温首辅一人之智,京城上下,沉浸在一片对温知行的歌功颂德之中。
对于朝廷的纳贡和割地只字不提。
一提便有人跳出来说这是缓兵之策,只是将那三镇寄于胡人之手,迟早会拿回来。
相比于外界的喧嚣,温知行的府邸内,气氛则更加热烈。
大厅内,核心的温党成员济济一堂,人人脸上都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谄媚。
“元辅妙算!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一纸和约,便令凶悍胡骑俯首退兵,此等功业,足以彪炳史册!”
“正是!如今京城上下,谁不称颂元辅乃国之干臣,擎天之柱?
那些清流腐儒,前些时日还敢散布流言,污蔑元辅,如今看来,不过是蚍蜉撼树,可笑至极!”
“经此一役,元辅威望如日中天,看那沈知渊之流,还有何面目与元辅争锋?”
“……”
温知行端坐主位,手抚长须,面上虽竭力保持着沉稳,但眼角眉梢那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透露着他内心的志得意满。
他微微抬手,止住了众人的阿谀奉承,开口道:“诸位过誉了。
老夫不过是尽人臣之本分,为君父分忧罢了。
北胡退兵,乃陛下天威所致,将士用命之功,老夫岂敢贪天之功?”
话虽如此,但那微微上扬的语调,却分明透着受用。
他享受着这种掌控一切、被万众称颂的感觉。
至于那份和约背后的屈辱,以及可能带来的国家动荡,被他忽略了。
不就是要钱,要物吗?这个简单。
加税就是了。
大景朝地大物博,凑一凑就能将议和的钱货挤出来。
皇帝既然将议和的事全权交给他处理,到时候拟定圣旨让皇帝盖章即可。
立下这等大功,皇帝必定更加依赖他,三公位置唾手可得。
想到这里,温知行的神情越发得意,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
沈知渊府邸,自从传出北胡退兵的消息后,这里便格外冷清了。
那些中立官员,几乎纷纷投向温党怀抱。
原本一些有意站队清流的,也都不再来拜访。
书房内,沈知渊独自一人负手立于窗前,眉头紧锁。
窗外隐约传来的对温知行的赞美声,仿佛一根根无形的针,刺在他的心头。
他长叹一声,感到无力。
他不惜利用李钰之死的悲情和议和的屈辱来煽动舆论,试图扳倒温知行。
本以为能借此机会重创温党气焰,却没想到,北胡竟如此迅速退兵了!
这一退,便将温知行那“忍辱负重”、“为国为民”的形象彻底夯实了!
如今民心所向,陛下倚重,温党的势力更加根深蒂固,如日中天。
他沈知渊之前所有的努力和造势,此刻都变成了笑话。
“大势已去,难以为继了啊……”沈知渊喃喃自语,声音中有着无奈。
这种局面下,再与温知行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仅无法动摇其分毫,反而可能招致更猛烈的打压和清算,将清流最后一点元气也耗尽。
识时务者为俊杰。
沈知渊想到了这句话。
他沉默良久,缓缓走回书案前,铺开笺纸,提起笔写了起来。
他写的是颂扬温知行定策安邦、力挽狂澜的功绩,有着祝贺之意,随后让人送去温府。
温府那边,收到了沈知渊的信,有些意外,同时更加得意。
次辅都来恭贺,这是服软了啊!
原本以为清流很有骨气和傲气,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清流不足为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