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人齐心不齐(2/2)
无论是他去安置区视察工作,还是在镇上偶然碰到,那些白水镇的乡亲们见到他,反应都出奇地一致。
他们会远远地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站好,等他走近了,深深地鞠上一躬,用一种近乎畏惧的语气喊一声:“林书记好!”
然后,便低着头,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等他走过去才敢离开。
这根本不是林辰想要的。他救他们,帮他们,是希望他们能在这里重新扎根,融入这个大家庭,
而不是把他们变成一群小心翼翼的“二等公民”。
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那种可以随意开几句玩笑的熟络,完全没有。他们客气,客气得甚至有些生分。
这种无形的墙,让林辰心里堵得慌。
一天晚上,他专门把老徐约了出来,在镇上找了个大排档,点了几个小炒,要了两瓶啤酒。
作为白水镇的代镇长,老徐是连接林辰和白水镇灾民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老徐,你跟我说句实话。”林辰开门见山,“安置区那边,乡亲们是不是有什么情绪?”
“情绪?没有啊!”老徐夹了一筷子花生米,脸上堆着笑,却有些言不由衷,
“林书记,乡亲们都好着呢!吃穿不愁,有地方住,个个都念着您的好,对龙蛇镇感恩戴德呢!能有啥情绪?”
林辰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给他满上一杯酒,又给自己满上,然后一饮而尽。
连着喝了三杯,老徐看林辰这架势,知道糊弄不过去了。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放下筷子,长长叹了口气,也端起酒杯一口干了。
“唉,林书记……您看出来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我最近最头疼的事。”
老徐的语气沉重了许多,话匣子总算打开了,“这不是乡亲们不知好歹,恰恰是他们太知道好了!”
“怎么说?”林辰追问。
“您想想,家是你们帮忙建的,工作是你们帮忙找的,孩子上学也是龙蛇镇帮忙安排的……这份恩情,比天还大啊!”作为白水镇的负责人,老徐的感受比任何人都深,
“我私下里找了很多人谈心,他们心里……慌啊!他们觉得给你们添了天大的麻烦,这份情,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他们怕啊,怕再多说一句话,多办一件事,就又多欠一份人情。所以干脆就……就离得远远的,客客气气的,不敢跟咱们走太近。”
林辰听完,沉默了。
他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恨,也不是怨,而是一种沉重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恩情债”。
这种债务感,让他们下意识地选择了疏远,以此来维持自己最后一点点可怜的自尊。
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一个社区里,如果一部分人永远抱着“报恩”和“亏欠”的心态生活,那他们永远也无法真正融入进来。
光靠行政命令和物质帮助,解决不了人心的问题。
林辰又喝了一杯酒,脑子里迅速盘算起来。
这种细腻又棘手的心理问题,需要一个更懂人心、更会沟通的人来出谋划策。
他想到了韩雅。
论处理这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十个自己也比不上一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