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又一年秋收(2/2)
“行了,都别吵吵了!”
沈红星一摆手,压下众人的议论。
“是产量重要,还是把粮食收回仓里重要?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从明天开始,全村男女老少,除了实在动不了的,都给我下地!先挖红薯,挖完红薯收谷子!干部带头,谁也别想偷懒!”
一声令下,沈家村这部巨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村里的田间地头就已经是人影绰绰。
家家户户都出动了。
王卫国没有下地,他的任务依旧是出海捕鱼。
秋收是体力活,消耗大,必须保证村里人的营养。
沈青青则成了挖红薯的主力军,她拿着锄头,一锄头下去,翻开湿润的泥土,就能带出一大串圆滚滚、紫红色的红薯。
连小王海都没闲着。
他虽然人小力气也小,干不了重活,但跟在大人们屁股后面,学着大人的样子,用两只小手费力地把挖出来的红薯藤拖到地垄边上,堆在一起。
小脸蛋累得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咯咯地笑个不停,觉得自己帮上了大忙。
沈家村今年种的红薯多,除了自家的自留地,村后头的山坡上也开垦了不少荒地种上了。
全村人齐上阵,一直忙活到十月初,才算把所有的红薯都从地里刨了出来。
红薯堆在村里的打谷场上,像一座座小山。
交完公粮后,剩下的按照十工分一斤的价格,分给了各家各户。
王卫国的工分不多,主要是沈青青这一个多月的辛劳,家里分到了两百多斤红薯。
虽然不多,但加上之前王卫国自己囤的,也足够吃到明年了。
现在村里就是别的没有,红薯管够。家家户户的墙角屋檐下都堆满了,连空气里都飘着一股红薯特有的甜香。
那几个新来的知青,人生地不熟,家里也没个底子,沈红星做主,每人先从村集体借了三百公斤红薯,保证他们不会饿肚子。
分完红薯,村里杀猪。
这次沈红星下了血本,一口气杀了四头三百多斤的大肥猪。
雪白的肥肉,鲜红的瘦肉,分到每一户人家手里,沉甸甸的,是丰收最实在的喜悦。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炖肉的香气,孩子们举着一块肥得流油的肉块满村跑,馋哭了隔壁村的小孩。
吃完了杀猪饭,短暂的休整之后,隔天,收谷子的战斗正式打响。
今年的谷子收得那叫一个遭罪。
老天爷像是故意跟人作对,时不时就给你来上一场秋雨。
雨不大,淅淅沥沥的,但就是不停。田埂上泥泞不堪,一脚下去,半个小腿都陷进泥里。
割下来的谷子湿漉漉的,沉得要命,脱粒也变得异常困难。
村民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雨幕和泥水里奋战。
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处是干的,湿冷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风一吹,刺骨的冷。
出海捕鱼的同样遭罪。秋雨带来了降温和海上的大风,浪头一个比一个高,渔网撒下去,收回来往往只有一半。
王卫国经验丰富,情况还好些,但好几次也是险象环生。
连着半个多月,高强度的劳作加上湿冷的天气,不少人都扛不住了,整病了。
村里的大队诊所一时间人满为患,咳嗽的,发烧的,浑身酸痛的,都排着队等着开药打针。
夜里,王卫国给两个孩子盖好被子,看着窗外依旧下个不停的雨,听着沈青青因为劳累而带着一丝疲惫的呼吸声,眉头微蹙。
这场雨,比他记忆里的,似乎还要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