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孤岛点灯人 > 第176章 房市回暖

第176章 房市回暖(2/2)

目录

按道理说,他单位还行,估计也是家里没人资助,天津房价也不低三万多。

“你在四惠上班,知不知道东二旗那边的售楼处还能不能排号?我昨儿半夜从天津赶过来,在昌平的售楼处蹲了一宿,结果今早被告知首付比例要提,我还差五万,你能不能……”

天津到北京的?

“为了娃。”

余磊握着听筒,听着彭阳无伦次的“娃都没有”,你说“为了娃”。

彭阳跟他一样,都是外地人,穷苦家庭出身,不过,彭阳河北定州的,一米八五的个子。

进了天津供电局,就找了一个好老婆,好丈人,人家电力世家。救济这么一个凤凰男,轻轻松松的,不过娃跟女方姓。

交易嘛。

总得有得有失的。

又不少啥器官,一个姓无所谓。

这不宝马开上了。

去年刚结婚,想着在北京买个房,可这房价一天一个样,几万几万的涨啊,“恐怖片”。

“我也没钱,”余磊只能实话实说,“钱借给富强了。你懂的,爱莫能助。”

彭阳很知趣。

挂了。

办公室今天的话题,没有工作,没有报告。

全都关于房价。

每个人几乎都不例外。

早买的的“得意忘形”,三个月赚两百万。买到的,心情也不赖“有个家”了。

悲催的是,北京呆了几年,没买房房的,跟赌博一样,“上头了”,借高利贷了。

还有一种,像余磊一样,“大神”,“白金”级别的。

反正是“骨灰”,燃烧吧,小宇宙。

老国华也叹气。

不是为自己,而是儿子,新人就要新房子,否则谁嫁给你。

现在媒体发达了,“霸总”啥的,“男女比例失调”,“女权”,一个不满意,老婆就跑了。

现在的婚姻,没啥真爱,就是“物质”条件,摸着石头过河,河过了,一脚踢开石头。

除了她自己。

剩下的一个也别想过。

黄学良愁眉苦脸。

他那时候来北京,九十年代末,三环里的房才四千多一平,那时候觉得贵,没敢多买。

现在倒好,他儿子看的那套,还是他当年单位分的老房子附近“东恒时代”,价格都翻了十倍都不止。

物以稀为贵。

‘早买早划算’,黄学良之前还不信。结果,上个月他小姨的侄在通州买的房,这才一个月,每平涨了八百,“她现在天天跟我嘚瑟”,说‘幸好下手快’。

余磊没插话,默默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却没写出一个字。

不论男人,女人,房事就是大事。能源发展也是为了人类发展。

“宏大的规划”固然令人振奋,可眼下这房价,却让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在北京立足”的分量。

家,未来,都很遥远。

午饭后。

“好家伙”,对面的房屋中介,车停得满满当当,连路边的停车位都占满了,还有人举着‘求购二手房’的牌子,比“故宫”还热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