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外出学习(2/2)
“怎么,来了也不跟我说?”
“…”余磊没有反应过来,他晓得这是程琳,但是,不晓得咋说。
“几号来?”程琳问。
“13号。”余磊知道,程琳要请他吃饭,原本他就打算跟汪鹏一起吃的,但是,程琳是绕不过去的坎。
因为汪鹏告诉他,程琳订婚了。
同学之间提供情绪价值,同事之间提供工作结果。
余磊培训期间送了一盒药,都是毕业生,聊的来,但是,大家都会长大的,“婚姻”,“家庭”,“事业”,“爱情”,每一项的理想都会被“钱”的现实打破。
阶层,阶级。
你不要以为谁给你买了一杯奶茶是因为和你关系好,那是对你工作结果的感谢;
你不要以为和你闲聊是因为和你聊的来,很有可能是判断你好不好拿捏。
职场,不是校园。
只要你能保证自己的工作结果,尤其是重要工作的工作结果,你不需要给任何人提供情绪价值。
长本事,懂规矩,才是硬道理,其他的没啥用。
同事关系是,专业>亲密;规则>情感;价值交换>情感投资。
去寿光不是为了唠家常,而是去“取经”。
“走出去”很重要。
视频、技术文档、邮件沟通都不如,实地考察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现场体验。
现学,现问。
对于桩基施工了解得更深刻。
教材上画一堆图,各种施工方法,然后图例上十几个,配料,材料,部位啥的。
你一去现场一看,这玩意,就是个铁篓子,书上写的很好深。
实际上,哼。
测量定位。
从打桩机的操作到桩身定位,从接桩焊接工艺到桩头处理方式。
肉眼,细节一看,再多几个对比,啥问题,啥情况,怎么处理的,不用记笔记,一下都会灌入到你的脑子里。
完全不用记笔记,就拍几张照片,当你想回忆的时候。
照片一打开,啥都想起来了。
尤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远不是Vr啥的,能给予的。
资料可以拷贝,亲身提问。
刚总结的实际经验,有助于少走弯路,尤其是带有时效性的,这种经验很宝贵,拿来就能用。
“拿来主义”对于工程建设非常有用,“造价”,“技术”,有参考价值。
一般招投标都需要,投标单位有相关的经验,业绩,不光是企业,人员的经验都是宝贵的。
这意味着,你从业能力强,专业,而不是,拿这个工程练手来了。
跟医院让实习护士给你扎针一个道理,一般老头子都不会让实习护士扎针。
扎了两三针没进去,老人家受不了。
桩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控制难点、施工风险点、设备选型问题等,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才会暴露出来。
通过与兄弟电厂项目部的交流,能够提前预判问题,优化施工方案,提升项目管理的前瞻性。
不过,让余磊感兴趣的是青岛,这个城市他没有去过,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家都有新鲜感。
所以,兄弟们建议,领导同意,这次的考察结束后,在青岛住宿一天,满足一下兄弟们的愿望。
给大家半天,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