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活动中心被拆,老头老太都慌了!(2/2)
更糟糕的是,改造工程提前开始了。
周五一大早,施工队就开进了活动中心,开始拆除书架和桌椅。
老人们闻讯赶来,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物件被拆解、搬走,都沉默地站在门口:
“我的棋盘……”
一位老人喃喃道,他在这张棋盘上下了十年的棋。
“让让,别妨碍施工!”
施工队长不耐烦地挥手。
这时,苏白发现施工队在搬运过程中非常粗暴,很多还能使用的家具直接被砸碎,说是省事。
他悄悄拍下这个过程,同时让赵斌查询新城文化有限公司的背景:
“这家公司是英才教育集团的另一个子公司。”
赵斌很快回复:
“专门做这种社区文化场所改造。”
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在本市已经改造了十多个社区活动中心,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取消免费活动区,引入收费项目,目标客户都是年轻人。
“他们这是在用文化改造的名义,把老年人挤出公共空间。”
苏白得出结论。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走访了几个已经完成改造的社区。
果然,原来的免费活动区都变成了收费项目,老人们要么支付高昂的会员费,要么只能在家待着。
在一个改造后的智慧社区馆里,苏白遇见几个来体验的年轻人:
“设备是不错,就是太贵了。”
“比去商业游乐场划算点。”
而几位老人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儿,看到价格牌后就默默离开了。
苏白追上其中一位老人:
“大爷,不进去看看吗?”
“一个月快二百块,够我买一个月的菜了。”
老人摆摆手。
回到自己的社区,苏白发现施工队已经开始安装各种电子设备。
原本放着棋牌桌的地方,现在摆上了VR体验机;书架的位置变成了3D打印区;书法角被全息投影设备取代。
最让老人们心痛的是,社区记忆墙上那些老照片都被取下,堆在角落的纸箱里:
“这些照片记录着社区四十年的历史……”
老赵红着眼眶翻看那些照片:
“这是社区第一次运动会,这是当年的文艺汇演……”
苏白帮助老赵把照片整理好,暂时存放在社区居委会。
但居委会主任表示,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空间长期保管:
“要不……你们各自拿回家保管?”
主任建议。
老人们面面相觑。
这些照片是社区的集体记忆,拆散了就再也拼不起来了。
在苏白的建议下,老人们决定举办一次社区记忆展,在活动中心关闭前最后展示一次这些老照片。
消息传开后,来了很多社区居民。
不仅有很多老人,还有一些带着孩子的年轻人。
孩子们好奇地指着照片问这问那,老人们耐心讲解,场景其乐融融:
“这是我奶奶!”
一个年轻人惊喜地指着一张合影:
“她以前是社区合唱团的。”
新城文化有限公司的人闻讯赶来,看到这个场面,脸色不太好看:
“这些照片必须按时清走,不能影响施工进度。”
“就展示最后一天。”
老赵请求道。
“不行,现在就要收走。”
就在双方僵持时,苏白接到一个电话。
打电话的是之前认识的一位民俗学者,他对社区记忆很感兴趣:
“我可以联系博物馆,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接收这些照片。”
学者在电话里说。
这个消息让老人们重新燃起希望。
但当他们联系博物馆时,却被告知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定程序,而且只能接收部分有代表性的照片:
“大部分照片可能还是无法保存。”
博物馆工作人员委婉地表示。
与此同时,施工进度仍在加快推进。
活动中心的外墙已经搭起了脚手架,工人们开始安装新的招牌。
老赵坐在社区的长椅上,看着熟悉的活动中心一点一点改变模样。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堆在角落的旧书和照片上,深深地叹了口气。
夕阳西下,施工队的探照灯亮起,把活动中心照得如同白昼。
老人们陆续离开,只有几个孩子好奇地围着新安装的电子设备张望。
苏白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新信息。
“明早九点,活动中心揭牌仪式,诚邀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