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学校食堂又吃倒一片?给我查它!(2/2)
同时,赵斌也查到了更多关于金穗农业的信息,拿着一叠资料匆匆赶来,语气带着气愤。
“金穗农业的实际控制人叫马金龙,以前做过建材生意,后来转行做农产品,据说靠不正当手段挤走了不少同行。”
“他弟弟马金虎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是个科长,手里有点权力,平时很护着这家公司。”
苏白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着检测报告,抬头看向赵斌,眼神里带着询问,继续追问关键信息。
“那些劣质豆子的来源查到了吗?之前老陈就是因为这个被坑的。”
赵斌点点头,翻开手里的资料,指着其中一页,语气肯定地说。
“大部分是从邻省一些小农户那里收来的,据说收购价压得很低,比市场价低了三成。”
“有些豆子储存条件很差,发霉了也照收不误,回去简单处理一下就卖给商户和学校。”
苏白把污水检测报告复印了几份,分别装进信封,贴上邮票,寄给了环保局、市场监管局和几家本地有影响力的媒体,希望能引起重视。
三天后,本地报纸刊登了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的短讯报道,提到了金穗农业的污水问题,但内容很简略,没有深入调查。
报道篇幅很小,放在报纸中缝的不起眼版面,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又过了一周,环保局对金穗农业开出了一张罚单,金额只有五千元,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微不足道。
工厂依旧照常运转,货车每天按时进出,似乎没什么影响,污染问题也没有得到整改。
这天老陈出院了,苏白陪着他来到菜市场,却发现曾经的摊位已经被别人租去,新摊主正在摆放蔬菜,生意看起来还不错。
市场管理员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租赁合同,语气平淡地解释,没有丝毫歉意。
“你这么久没出摊,按市场规定,超过半个月就算自动退租了,摊位我们已经重新租出去了。”
老陈站在市场门口,看着自己曾经的摊位,眼神里满是失落,久久没有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心里五味杂陈。
苏白不忍心看老陈难过,帮他在另一个街区找到了个小店面,虽然位置偏僻,人流量少,但租金便宜,适合刚起步。
装修期间,老陈每天早早来到店里,拿着抹布把墙面、柜台、地面每一处都擦得干干净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期待着新店开张。
新店开张那天,老陈做了很多新鲜豆腐,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免费请街坊邻居品尝,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吃着豆腐,眼睛一亮,忍不住赞叹,声音里带着怀念。
“这味道才对,和以前你在菜市场卖的一样,又嫩又香,没有怪味。”
但好景不长,开业不到一周,就有人来找麻烦,打破了店里的平静。
几个穿着市场监管制服的人走进店里,为首的人拿着记录本,表情严肃地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我们接到举报,怀疑你店使用不合格原料,现在需要进行检查,请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