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错位视角错位遗憾(2/2)
这也在施易的预料之内,他装作无事继续,“距离你离家出走,已经过了四年,想家也很正常,只不过可惜当时没人在家,你在家收拾了自己的床铺,睡了一觉,享受最后在家的温暖,然后你在自首之前,去了立州大学,为了圆自己读大学的梦想,警方在你的衣柜里发现里大量的立州大学的照片,证明你非常喜欢大学,你的弟弟也曾经说过,考上大学是你的人生目标......”
施易像一个牧师一样尽讲些好话,仿佛很真诚很庄重地传播爱意,提供精神支持。
但他也知道,他做不成一个好牧师,因为这全是谎言。
牧师可不能撒谎,并且这只是他的第一层谎言。
这是刚才开小会江霞给的说辞,有利于胡晓娟轻判的说辞。
江霞希望施易这样说,他就这样说了,当做一种审讯策略。
只不过当他发现胡晓娟发紧的眼眶肌肉,在他说最后一句的时候放松了下来,愤怒的眼神一下子消散,微微抬起了头,像是自嘲的一笑,由低下了头,回到刚才的状态。
施易意识到自己说对了。
虽然不知道是享受最后的温暖开始,还是从立州大学开始,但他能肯定,胡晓娟来立州大学的目的,真的是因为自首之前想要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氛围。
思维随着神经细胞的电流流窜发散,电光火石之间,他一下子就想通了。
胡晓娟刚才说的老天的补偿,说的是她在梦里看到的文可歆的大学生活。
同学、老师、操场、教室......
站在文可歆的视角是,凶手接近曹万珉教授,衣柜里全是立州大学的照片,都是为了找到她完成杀人灭口的计划。
可是站在胡晓娟的立场却是,她想要亲历校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轨迹,看看梦中见过的人,和校园风景,因为这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
在开始杀人计划后,胡晓娟就没想着能活下去,所以最后时间出现在梦中的,她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才会被她以为是上天的补偿。
不是杀意,更多的是羡慕和憧憬。
错位的视角,带来的错位的感受和遗憾。
以她的成绩,胡晓娟本可以考上大学。
随着调查进度的深入,胡晓娟的人生轨迹完整地呈现在他的面前,每一次都被他人推着在岔路口走向错误的方向,已经够悲惨的了。
也依旧远远没有施易现在感受到的结局更充满遗憾。
审讯室的空调出的凉风再凉,也没有胡晓娟的人生底色悲凉。
头皮发麻的施易无处寻求同感,只能转向洛林,对上她平淡的眼神,无奈只能独自一人完成了审讯室里无声的颅内爆炸。
爆炸过后,施易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合理的想法。
这句话不应该他来说,如果可以,她们两人应该见面,当然前提是胡晓娟确实没有杀人动机,而文可歆能接受和凶手会面带来的心理压力。
但现在,审讯室里,他还是要保持作为刑警的职业素养。
“当然我说的一切都是基于目前警方获得的线索的合理推测,实际上你本人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自首情节,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