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2/2)
凶手是酒店内部的工作人员吗?
还是酒店里有内应?
李乐事找到了桌上的笔记本,加上顾家豪,六个不同的酒店地址,六个内应吗?
顶着众人的目光,她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打电话给酒店询问酒店的布草员情况。
四位‘考官’八目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洛林悄悄地和施易说小话,“你是不是太急了?”
小李是刚分配来他们组的,新来的孩子。
人话也不多,坐在办公室里小小一只,成天对着电脑,吃高浓度黑巧和双倍浓缩咖啡。
让安排干啥就干啥,一句废话也没有,看监控这种枯燥无趣的活,也是两眼一睁就是看。
跟他们这帮已经共事了好几年的老油条相比,突出重点是乖,除此之外就是太新了。
这里的新是双重含义。
一个是对新技术和电脑方面掌握的能力,比他们高,就比如图侦方面的能力,这是必然的,好歹是硕士毕业的高材生。
另一个新,就是人有点怕生,不知道怎么快速融入集体,大家的年龄和资历都在她之上,有时候讨论起来,插不上话,也不敢说话。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很有主见,也很有洞察力,就比如说她是第一个,发现众多失踪案件可能和目前的案件有关联的人,所以才把那几个人的名单呈现在了施易和洛林面前。
她值得更多的展现机会。
虽然短期来说,她只是作为代替休产假的郭貌的技术人员来到组里,但是如果她表现良好,其实也不是不能留在刑侦支队里。
“这不挺好的?”
施易没觉得有什么,他们当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再多的案例演习,都不如一次真实的办案经历。
更何况他们当中有的人,当年的表现,还没李乐事现在好呢。
视线看向毛利,那个当年被一系列提问,紧张的磕磕绊绊,最后因为低血糖,分析到一半直接晕过去的人。
作为组里年纪倒数第二的人,他现在的感受可太深了。
也就几年前,他也在这几个人面前,经历一样的‘考察’,当年他的‘课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拐卖儿童妇女团队。
郭貌作为副组长,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拐卖团伙的聚集地点、等级分工、转移计划、路线设置。
他也是事先什么都不知道,就突然被问懵了。
刚才毛利是真心替新人紧张,结果很快发现,李乐事能有条不紊地思考,从善如流的回答。
他逐渐放下心来,转而开始沉浸在,自己身为考官的兴奋当中。
时隔多年,身份转变,他虽然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他,但新人却比他当年强上百倍。
有些心虚地对上施易和洛林两人的视线,也看到了他们在追忆当年。
当年他的菜鸟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