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226章 时代的脉搏

第226章 时代的脉搏(2/2)

目录

“至少三个月。”李工插话,“要经历高温高湿环境的考验。”

张俪抬起头:“可是项目工期等不了三个月。采购部说如果本周不确定供应商,会影响下季度投产。”

我敲敲桌子:“这样,分两步走。王亮带人去供应商工厂实地考察,赵婧安排加速老化试验。三天内我要看到初步结果。”

中午在食堂,遇到法务部的张长河。他端着餐盘坐到我旁边:“,看到你转给我的案例了吗。”

“有什么启示?”

“关键是内部管控。”他压低声音,“那家企业用的也是顶级防火墙,问题出在员工把核心数据存到了个人云盘。”

我放下筷子:“我们公司的数据分级管理制度执行得怎么样?”

“正在全面检查。”张长河递过一份文件,“建议增加生物识别权限管控,特别是研发部门。”

下午,王亮从供应商工厂发回视频:“林所,他们的生产线确实先进,但质量控制流程有漏洞。”

画面里,他指着检测仪器:“这台设备校准记录不完整,可能影响数据准确性。”

“让他们立即整改。”我对着手机说,“你留在那里,盯着他们完善质检流程再回来。”

与此同时,赵婧的加速试验出了新情况。她在实验室打来视频:“林所,样品在极端温度下出现轻微变形。”

“变形率多少?”

“0.3%,在允许范围内。但长期使用可能存在风险。”

我沉思片刻:“联系材料研究所的专家,明天一起会诊。”

傍晚,巴合提别克又发来消息。

这次是段短视频:牧民们用新学的无人机技术巡检管线,发现了一处隐蔽的沙土侵蚀。

“这套方法真管用!以前骑马、开车要跑一天的路,现在半小时就查完了。”

我回复:“注意数据安全,巡检影像不能外传。”

“放心,都按你教的方法加密存储了。”

晚上八点,团队还在会议室讨论。

王亮风尘仆仆地从工厂赶回,带着一手的考察资料。赵婧整理了试验数据,李工请来的材料专家也到了。

“各位,我们时间紧迫。”我打开投影,“王亮先说考察情况。”

“供应商态度很好,立即整改了质检流程。但我担心的是他们的原材料来源单一,存在断供风险。”

材料专家推了推眼镜:“赵工说的变形问题,我看了数据。建议调整配方比例,可以改善耐温性能。”

张俪汇总各方意见:“所以结论是:材料可用,但需要建立备份供应链,同时改进配方。”

我看向李工:“改进需要多久?”

“加班加点,两周可以完成小试。”

“太长了。”我摇头,“项目等不了。这样,先按现有规格小批量采购,用于非关键部位。同时督促供应商限期改进。”

方案确定后,已经晚上十点。

大家陆续离开时,王亮突然问我:“林所,为什么这次这么急?”

“因为时代不等人。”我关掉投影,“早一天实现自主可控,就少一分被卡脖子的风险。”

我看着路上飞驰而过的车流,忽然明白:所谓时代脉搏,就是这样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跳动出最强劲的节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