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217章 方案论证

第217章 方案论证(2/2)

目录

“至少两周。”赵万里皱眉,“但这会拖慢整体进度。”

李静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我查了技术档案,其实有个变通方案。可以用虚拟化技术模拟老系统环境,先保证新网关运行,再逐步迁移。”

“风险多大?”我追问。

“理论上可行,但没经过大规模验证。”李静调出测试数据,“小范围试运行需要三天。”

我看看日历:“那就双线并行。赵工带人开发转换模块,李静负责虚拟化方案试点。”

上午九点,协调会准时开始。宋皋建第一个发言:“林所,如果增加虚拟化方案,预算要追加百分之二十。”

“理由?”我问。

“需要采购专用服务器,还要租用云计算资源做测试。”宋皋建递上新预算表。

王涛插话:“业务部门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李静调出架构图:“虚拟层只处理协议转换,业务数据直接走新通道。理论上性能损失不到百分之三。”

刘万青举手:“安全方面呢?虚拟化层会不会成为新的攻击点?”

“这正是我要说的。”李静切换页面,“虚拟化方案有个优势,可以内置安全检测模块,比传统系统更容易监控。”

庄总突然推门进来:“听说方案有重大调整?”

我简要汇报了虚拟化方案的利弊。庄总沉思片刻:“技术风险可控吗?”

赵万里接话:“主要风险在老系统兼容性。建议先在一个西部站点试点,成功后再推广。”

“试点需要多久?”庄总问。

“七十二小时连续运行测试。”李静回答,“包括模拟攻击和压力测试。”

庄总看看手表:“那就给你们三天。但原定一个月完成升级的总目标不变。”

会议结束后,我立即组织团队分工。李静带队飞往西部基地现场部署,赵万里留在上海协调技术支援,我负责每日进度跟踪。

第一天晚上,李静从西部打来视频电话:“林所,遇到第一个难题。老系统的日志格式不标准,虚拟化层解析失败。”

“有解决方案吗?”我问。

“正在尝试进行格式自适应调试,但需要大量历史数据。”李静镜头转向服务器机房。

赵万里在旁插话:“总部数据中心有十年历史日志,可以申请调取。”

“立即打报告。”我吩咐张俪,“两小时内要拿到数据授权。”

第二天中午,李静发来好消息:“测试成功,日志解析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三。”

但下午又出现新问题。王涛打电话来:“业务部门反馈,虚拟化方案在高峰时段出现延迟。”

李静团队连夜优化算法,到第三天凌晨,延迟问题基本解决。

最后一天的压力测试最为关键。庄总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各部门负责人都在现场。

“模拟攻击开始!”刘万青下达指令。

大屏幕上,虚拟化系统成功抵御了连续三轮攻击。当最后一轮极限压力测试通过时,指挥中心响起掌声。

庄总站起来总结:“方案论证圆满完成。接下来就是全面推广阶段。”

散会后,李静拖着行李箱直接来到我办公室:“林所,这是西部基地的测试报告。虚拟化方案比预期更稳定。”

我翻看报告:“辛苦你们团队了。但这只是开始,全面推广才是真正的挑战。”

宋皋建笑着走进来:“林所,预算批下来了。总部认为虚拟化方案反而更经济。”

王涛跟进来说:“业务部门已经排好升级时间表,保证不影响正常运营。”

傍晚,团队聚在会议室简单庆祝。赵万里举着咖啡说:“这次方案论证,让我这老技术学到了新东西。”

李静谦虚地说:“是赵工的基础工作做得好,我们才能快速突破。”

我看着这群可爱的同事,想起方案论证过程中的每个不眠之夜。

从最初的预算争议,到技术难题的步步攻克,正是这种严谨求证的精神,筑牢了能源安全的防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