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复盘反思会(1/2)
此刻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庄总坐在主位,手里拿着份文件。我进去时他正好抬头,示意我坐他旁边空位。
“人都齐了,开始吧。”庄总把文件放桌上,“这次全球供应链波动,咱们技术自主化的项目顶住了压力,但暴露的问题更值得深挖。各部门先说说情况。”
安全部刘万青第一个开口:“先说海外数据安全。我们在海外的项目,项目经理上周遭遇了钓鱼攻击,伪装成当地税务部门的邮件。幸亏及时启动应急协议,没造成损失。”
“类似事件本月发生了三起。”信息中心主任赵强补充,“都是针对海外项目人员的精准钓鱼。”
“我们已经更新了验证流程,强制双重认证。”
财务部的宋皋建推了推眼镜:“供应链金融方面,发现两家境外供应商利用汇率波动违规加价。”
“我们按林主管提供的合规流程审核,及时终止了合作,避免了百分之七的额外支出。”
“技术泄露方面呢?”庄总问。
法务部的张长河接过话:“去年合作的德国K公司,最近突然注册了与我们氢能项目相似的专利。”
“我们正在收集证据准备提出异议。这里要感谢技术部提前做了专利壁垒布局。”
技术部的赵万里点头:“多亏林主管坚持要求所有实验数据实时加密上传。”
“现在追溯原始数据时间戳,很容易证明我们是优先研发方。”
庄总转向我:“晓阳,你负责的合规整改最清楚情况,说说整体风险研判。”
我调出数据面板投到大屏:“目前最大风险是跨国技术合作中的专利陷阱。”
“比如霍尼德昨天提出的‘联合研发’邀约,看似友好,但条款要求共享所有实验数据。”
“根据最新情报,他们与美国杜邦正在构建专利联盟。”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语。项目组的王涛皱眉:“那我们还要不要接洽?”
“接,但要换种方式。”我切换页面,“建议采用分阶段有限开放:第一阶段只提供脱敏后的性能参数,第二阶段用黑箱模式提供测试环境,核心技术始终保留在境内。这样既展示诚意,又保护核心资产。”
庄总表示赞同:“这个尺度把握得好。既要开放合作,也要守住底线。”
这时集团安全部的周伟突然举手:“我补充一点。上周排查发现,有境外IP试图通过食堂WiFi入侵内网。”
“虽然没成功,但说明对方已经开始关注非传统攻击路径。”
“食堂WiFi?”行政部的张敏,张姐惊讶道,“那不是最基础的访客网络吗?”
“正因为基础,才容易忽视。”周伟调出安全日志。
“攻击者伪装成送货人员,在食堂连续坐了四天。已经加强了所有无线节点的监控。”
庄总面色严肃:“这个问题很典型。往往最不起眼的地方,最容易出纰漏。各部门要举一反三。”
技术支援协调组的李卫星举手发言:“我们在新疆工作时遇到过类似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