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风险重估(1/2)
屏幕上的世界地图被密密麻麻的红色、黄色标记覆盖,像一场无声的战役沙盘。
“林主管,这是刚汇总的第三批项目清单,涉及七个国家的十九个合作点。”张俪把一叠材料放在我桌上。
“大部分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基础设施联营。”
我快速翻阅着:“优先等级按我之前说的标准重新过滤了吗?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三重过滤,一个都不能漏。”
“正在做。”王亮从电脑后抬起头,眼圈是黑的,“但体量太大了,时间又紧,有些国家的法律法规数据库更新不及时……”
“那就找驻外办的同事实时核对!打越洋电话也行!”我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们慢一分钟,可能就是一个隐患埋下去。这不是普通的商业风险评估,关乎的是国家能源命脉的海外布局安全。”
赵婧端着几杯咖啡进来,给我们每人手边放了一杯。
“林姐,提提神。刚和总部李锐部长那边通过气,他说必要时可以协调集团安全部的海外关系网络提供支持。”
“知道了。先把外围信息源用足。”我喝了一口,苦涩让精神稍振。
“我们自己的研判才是核心。小张,那个跨境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最终协议版本,法务部复核意见出来没有?”
“出来了,张长河部长亲自签的回执。”张俪赶紧从一堆文件里抽出一份。
“他指出三处可能存在的管辖权模糊条款,还有一处关于紧急情况下我方单方面中止合作的权利定义,建议措辞更强硬明确。”
“好。把这个作为黄标风险项目,立刻附上法务意见,反馈给项目组,要求他们二十四小时内与对方重新磋商这几条!”我把文件递回去。
内线电话响起,是庄总。
“晓阳,情况怎么样?”
“庄总,正在全力推进。但工作量确实超出预期。”
“我明白。但总部要求明天中午十二点前,必须形成初步分级报告。集团王长安副总亲自要听汇报。”庄总的声音很严肃。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某些势力正试图利用经济合作条款捆绑和技术标准渗透,对我们的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你们的筛查,是第一道防线。”
“保证完成任务!”我沉声回应。
挂了电话,我看向团队:“我们没有退路。赵婧,你英文好,牵头核对所有英语系国家的项目合同原文与翻译版是否存在歧义。”
“王亮,你负责筛查所有合作方背景,特别是那些通过多层控股、股权结构复杂的,挖出最终受益人和是否存在敏感技术转移风险。”
“张俪,你跟我盯紧所有涉及电网、油气管网、SCADA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项目,这些是红线中的红线!”
“是!”三人齐声应道,办公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却也更添了几分斗志。
时间在飞速流逝。窗外天色渐暗,又渐渐亮起。
我揉着发酸的眼睛,再次核对一份关于海外新能源联合实验室项目的协议。
“等等!”我忽然喊住正准备将这份项目标记为低风险绿标的王亮。
“这个项目第三条第四款,关于实验数据共享的范围界定,用词太模糊了。‘可能产生的非核心数据’?”
“‘可能’是什么界定?‘非核心’由谁定义?万一对方认为催化剂失效数据也算‘非核心’呢?”
王亮凑过来仔细看:“呃……之前觉得问题不大。”
“问题很大!”我点着那条款,“立刻联系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要他提供完整的技术参数清单,并逐条界定哪些是绝对禁止外流的核心数据!在没明确之前,这个项目风险等级上调至红色!暂缓推进!”
“明白!”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张俪趴在桌上小憩了十分钟,又猛地惊醒继续工作。赵婧的桌上堆满了各种法律条文和外语词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