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178章 突破

第178章 突破(1/2)

目录

会议室里还在继续,直到庄总推开玻璃门走进来。

“刚接到总部加密件。欧盟能源署补充了三百页技术附件,要求四十八小时内回应。”

老周猛地站起来:“这不明摆着搞突然袭击?”

“所以叫突破。”庄总按下投影开关,“晓阳,你负责的防沙数据组,现在就是破冰锤。”

十六个加密文件夹像钢筋栅栏层层立着。

“第三组数据包。”我把笔记本转向庄总,“他们用德国多特蒙德实验室的旧模型,但忽略了戈壁滩的静电干扰因子。”

老周突然笑出声:“就是去年沙暴天烧坏传感器的那个?”

“对。”我放大数据波动曲线,“当时巴合提别克发现,骆驼刺丛周围的设备反而完好,哈萨克牧民用铜丝缠绕接地桩的传统法子启发了我们。

"

投影幕上突然弹出视频请求,新疆实验室的实时画面切入会场。

巴合提别克正举着个铜网罩住的传感器。

“晓阳!刚测完最大瞬时载荷,这玩意比德国方案轻三十公斤,成本只有十分之一!”

日本代表悄无声息地凑近屏幕:“请问……铜网间距有什么讲究吗?”

“骆驼睫毛的密度。”巴合提别克把镜头怼向戈壁滩上啃草的路驼。

“每平方厘米二十七根,多一根挡沙效果就下降百分之三点六。”

德国代表默克突然发声:“很浪漫,但国际标准需要可复制的工业数据。”

“有的。”我调出三十六页实验记录,“过去十八个月,我们在塔克拉玛干七个监测点做了九百次测试,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过欧盟能源署服务器。”

会场突然安静,默克团队的年轻工程师突然惊呼:“那个匿名提交的'丝路数据集'是你们?”

老周得意地抖开传真件:“要不是你们署长亲自发感谢信,我们还真不敢确定,原来欧洲新能源站都在用我们的数据建模。”

庄总忽然按住我肩膀:“晓阳,说说第七组数据。”

我点开最后一个加密包。满屏乱码里藏着三行红色标记。

“这是故意的错误引索。”我圈出异常参数,“如果按他们的模型计算,会得出中国设备不耐低温的结论,但实际是把摄氏度和华氏度混用了。”

美国代表安德森突然起身:“技术委员会应该休会核查……”

“不必。”默克突然举手打断,“这个错误是我团队实习生犯的。”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今早刚发现时,本来想……”

“想等我们掉坑?”老周嘿嘿一笑,

"可惜咱们林工在燕山时就专治单位换算问题,记得当年那批美国反应釜吗?

"

安德森脸色突然难看。视频里巴合提别克大笑:“当然记得!林工发现图纸把英寸标成厘米,救了整条生产线!”

默克突然向镜头前倾身体:“能看看你们实时监测的寒潮数据吗?”

戈壁滩的监控画面迅速切换,巴合提别克的哈语欢呼声里,德国代表团传来压抑的惊叹。

“零下四十一度……”默克的助理喃喃自语,“这已经超过北极圈标准了。”

“所以。”庄总把最终报告放在桌上,“建议把中国防沙方案作为基础文本,附议的请举手。”

九只手举起来,安德森的手在桌沿犹豫三秒,最终也缓缓抬起。

散会后庄总单独留下我。他拆开总部刚送达的嘉奖令。

“总部决定把国际标准工作组放在上海。”他把嘉奖令递给我,“你牵头。”

视频提示音突然响起,巴合提别克发来新疆团队集体敬礼的照片。

照片角落有个戴眼镜的哈萨克青年正埋头记笔记,是去年坚持要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实习生。

庄总凑过来看屏幕:“哟,小伙子的工牌都换汉字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