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清除与加固(2/2)
“说实话,漏洞不少。最大的问题在‘便利’和‘安全’的平衡没做好。”
“比如,研发那边抱怨内网传输慢,加密流程繁琐,有些人为了赶进度,就会用一些……嗯……变通的办法。”
他指了指图上的几个点,“我们现有的外发检测系统,对经过压缩加密或者格式转换的文件,识别率会下降。”
“而且,权限管理有点粗放,一个项目组内部,访问权限很多时候是共享的,一旦账号被盗,损失面就大了。”
“王磊的事,就是例子。”我点了点笔记本,“技术层面,有什么立竿见影能加固的办法?”
“短期能上的。”冯明想了想,“可以立刻强制所有涉密岗位的电脑安装更严格的终端管理软件。”
“禁止未经批准的云盘软件安装和运行,对所有外发文件强制叠加无法简单去除的专属水印,记录操作日志。”
“中长期,需要升级我们的数据泄露防护系统,引入更智能的内容识别算法,哪怕文件被切分、重命名也能嗅探出来。但这需要投入预算。”
“预算我去申请。安全投入不能省。”我记下要点,“权限管理呢?怎么细化?”
“这个得和业务部门一起捋。”冯明说,“得把研发数据流掰开了揉碎了看。”
“比如,一个催化剂项目,实验员产生的原始数据、分析员做的初步报告、项目负责人手里的汇总研判,密级应该不同,访问权限也要分级。”
“不能再是一个项目组一个通用权限。审批流程也得电子化、线上留痕,谁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申请了权限,批准人是谁,必须清清楚楚。”
“对,就是这样。”我赞同道,“我们必须假设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突破,然后用制度和技术把每个环节都框起来,即使一个点破了,也不至于全线崩溃。”
“你们技术部尽快拿一个技术加固的初步方案,包括立即能执行的应急措施和需要招标采购的长期方案。”
“明白。我今晚就组织人手开始弄。”冯明点头说道。
离开技术部,我直接去了信息中心。
他们的主任老赵一听来意,脸色就苦了。“林主管,又要改制度?
“抱怨比出事好。”我没客气,“老赵,这次不是小打小闹。总部盯着,王磊的事就是前车之鉴。”
“信息中心是关键,你们掌握着所有系统的后台权限和日志。新的权限管理体系,需要你们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精细化的权限分配和日志审计功能。”
“以后,任何一个非授权访问,系统要能预警,日志要能快速溯源。”
老赵叹了口气,“道理我懂。就是活儿……唉,行吧,我全力配合。需要什么,你让工作组下正式需求。”
“会的。以后咱们的流程,可能每一步都会多花几分钟,但这几分钟,可能就是保护我们核心技术的防火墙。”
我看着他,“咱们辛苦点,把墙砌高砌结实,让想偷东西的人无从下手。”
跑完这两个关键部门,技术上有方向,执行上有抓手。回到办公室,小张已经把工作小组的正式通知拟好发了出去。
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让参会的各部门负责人真正理解,数据安全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所有人共同的防线。
安全,从来就在于每一个细节的坚守。
桌上的电话又响了,是庄总。
“晓阳,方案初步有头绪了吗?”
“庄总,刚和技术部、信息中心初步沟通了,已经有了一些加强防护的具体思路和技术选择,明天工作小组第一次会就会集中讨论。请您放心,我们会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堵住漏洞。”
“好。要快,要实。”
“明白。”
清除旧的隐患,加固新的防线,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但每一步,都必须踏踏实实,走稳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