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167章 破局之道

第167章 破局之道(1/2)

目录

王涛还瘫在椅子里,对着天花板翻了个白眼,那声长叹拖得老长。

“唉……林大主管,您这‘安全阀’,好家伙,直接把油门踩油箱里了。”

他坐直了点,手指头戳着桌上那份被凯文嫌弃的方案,“现在咋整?人家‘重新评估’去了,评估啥?评估撤资跑路呗!”

赵工没理他,拉开凯文刚才坐的椅子坐下,拿起那份方案翻了翻。

“晓阳,总部李主任那通电话,是及时雨。可雨停了,地还是干的。”他点了点方案核心那几页。

“‘分级授权’、‘数据脱敏’、‘安全审计’,方向没错。但怎么个分级法?脱敏脱到什么程度算安全又不影响合作?”

“审计的流程和时间成本,怎么压缩到人家能忍的范围内?这才是真家伙。弄不好,安全阀就成了死阀门。”

“赵工说得对。”我认同道。

“凯文拿‘时间窗口’‘市场不等人’压我们,就是看准了我们这套东西还没细化,觉得是空中楼阁。”

“得让它落地生根,长出实实在在的枝叶来。”

“落地?”王涛笑出了声,“林主管,你当这是西北戈壁滩,挖个坑就能种胡杨啊?”

“这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买卖!人家要的是效率,是敞亮!”

“你倒好,层层设卡,步步审批,搞审查那一套!你让国际合作伙伴怎么想?说好的信任呢?说好的开放呢?”

“王经理。”我看着他,“信任不是无条件的透明,开放不等于没有门槛。西北那次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深度协同’的幌子底下,包藏着什么祸心?要不是最后关头守住,损失是什么级别?那是国家几十年积累的心血!”

“在上海,在新能源领域,对手只会更专业,手段只会更隐蔽!”

“核心技术,关键数据,就是现代企业的命门,也是国家产业安全的命脉。”

“‘安全阀’不是审查,是必要的防护机制,是合作的‘规则说明书’。”

“规则?好!那你告诉我,”王涛咄咄逼人反问道,“具体规则是什么?”

“比方说,诺瓦的技术团队要实时调试一个关键模块,按你这‘分级授权’,他得申请到哪一级权限?”

“找谁批?批多久?等他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这就是我们需要细化的地方。”我抽出一张白纸,拿起笔。

“王经理,赵工,我们一起来抠细节。比如您说的实时调试场景,完全可以预设一个‘应急响应通道’。”

“在项目启动前,双方共同划定一个‘安全沙盒’范围,明确哪些调试动作是高频、低风险、且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

“这部分权限,可以预先授权给双方认证的、绑定了唯一身份密钥的核心技术人员,在沙盒内进行。”

“所有操作日志实时上传到双方共同监管的数据平台,事后必查。”

王涛愣了一下,没立刻反驳。赵工眼睛亮了一下。

“‘安全沙盒’…这个思路好。相当于划出一个可控的‘试验田’。”

“既保证了关键核心区域的安全隔离,又给了必要的操作空间。脱敏呢?”

“特别是涉及工艺参数、能耗模型这些敏感数据,怎么共享又不泄密?”

“脱敏不是一刀切地抹掉信息。”我接着说,“而是‘变形’。”

“比如,我们可以用算法把真实的绝对值参数,按照预设规则映射成一套‘相对值’或‘区间值’。”

“对方拿到的是能反映趋势、能用于协同分析的数据结构,但具体的关键数值‘钥匙’在我们手里。”

“他们能看到‘树’的形状,但摸不到‘根’。这需要我们的技术团队和法务、安全部门紧密配合,设计出既科学又合规的映射模型。”

“同时,所有共享数据都打上唯一的、可追溯的数字水印。”

“审计流程优化呢?”赵工追问,他显然对这个方向更感兴趣了,“这是他们最诟病的时间成本问题。”

“审计不是事后诸葛亮,可以前置化、智能化。”我在纸上画了个流程简图。

“第一步,在数据交互接口就嵌入自动化监控,设定风险阈值。比如,异常高频访问、尝试越权操作、下载量突变等,系统自动预警并暂时锁定相关通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