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163章 旧识新局

第163章 旧识新局(2/2)

目录

“尤其是那些急着要落地的新能源国际合作项目,领导们看的是效益,是政绩窗口。”

“效益和政绩。”我接口道,“如果建立在沙滩上,风一吹就没了。”

“新疆的经历让我明白,有些东西,看着慢,看着‘麻烦’,但地基打牢了,才能建高楼。”

“能源安全、数据安全、技术安全,这些都是地基。我相信总部领导,看得懂这个账。”

我指了指桌上摊开的一份新项目初步框架文件,“比如这个氢能合作,对方要求我们提供全部基础工艺参数评估。”

“按照我的经验,至少应该先做数据脱敏包,明确敏感数据目录,再签分级授权协议。”

“这流程在新疆我们跟外方合作时,就是这么走的,没耽误事,反而合作更顺畅,对方也觉得我们专业、可靠。”

金聪顺着我的手指看了一眼文件,“脱敏?分级授权?”她小声重复了一遍,“在燕山那会儿,你可没这么……较真。”

“人总要成长,金聪姐。”我微微笑了下。

“走过的路,见过的事,都会留下印记。在边疆,每一滴油、每一份数据、每一个信任我们的牧民朋友,都让我明白‘安全’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

“那不是纸面上的规定,是实实在在的守护。守护能源命脉,守护一方平安,守护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我语气诚恳。

“这分量,放在上海,放在任何国际合作里,我觉得只会更重,不会减轻。因为这里,也是‘国’的一部分。”

金聪没再反驳。她看着我,眼神复杂,有审视,有不解,但也似乎有一丝触动。

她最终叹了口气,语气彻底软了下来:“好吧,晓阳,你这张嘴皮子,还有这……心气儿,看来在那边真没白历练。”

“行,既然你这么坚持,那咱们后面项目碰头会上,就按你的思路,把安全这条线先捋清楚。”

“不过啊。”她话锋一转,又带上点老同事的调侃。

“你这套‘边疆逻辑’,能不能说服项目组那帮海归精英,还有上面急着要成果的大老板,我可不敢保证。”

“你做好心理准备,口水仗少不了。”

“该打的仗,总要打。只要是为了把事做对、做好、做安全,这口水仗,我乐意奉陪。”

“金聪姐,你经验多,熟悉这边的环境,后面还得请你多指点。”

金聪终于露出今天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虽然有点无奈:“指点?我看你是要拉着我一起‘保守’了!”

“行了,先这样,我那边还有个会。回头把你要的安全评估框架先发我看看,我琢磨琢磨。”

她端着咖啡杯转身往外走,到门口又停住,回头,“哦对了,中午食堂新开了个东南亚风味窗口,味道还行。”

“你这刚从西北回来的‘功臣’,要不要试试看?我请。”

“行啊,谢谢金聪姐。”我也笑了,“正好怀念点有滋味的。”

门关上了。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上海的天际线,和戈壁滩上的地平线,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但脚下的土地,头顶的蓝天,心中的那份守护的责任感,从未改变。

东海的风,带着潮湿的水汽,吹散了戈壁的风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规矩和经验,保守和开放,效率和安全……

这些碰撞才刚刚开始。我拿起桌上那份氢能合作框架文件,手指划过项目名称那一行。

路还长。我端起保温杯,里面温热的茶水映着窗外的光。

那就一步一个脚印,用在这里学到的新规则,守护好从边疆带回来的那份沉甸甸的“安全”。

毕竟,家国之间,四海同心。无论东海之滨还是天山脚下,守护的,都是同一个家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