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西行列车上(1/2)
我坐在下铺,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的景色。
我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那份《新疆西北分公司及周边区域基础资料汇编》,这份资料,是离开燕山前,陈总监特意塞给我的。
他什么叮嘱的话都没说,就只有“仔细看。”就这三个字。
第一页不是公司介绍,是张折起来的彩印地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图。
那面积,真大啊,感觉比我在东部生活了二十几年见过的所有地方加起来都要辽阔。
我手指划过天山山脉那道醒目的蓝色脊梁,最终停在一个被红色记号笔圈出来的点上。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我们分公司所在地。旁边用铅笔标注着几个小字:能源动脉节点。
“啧,这可真是…远。”我低声自语,无意识地捻着地图边缘。
“第一次进疆?”一个带着浓重新疆口音的男声突然响起,带着笑意。
抬头,包厢门口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这人我在燕山见过。手里还拎着个眼熟的帆布行李袋,印着“长城石化燕山分公司”的logo。
“啊,对。”我赶紧把摊开的资料合拢一些,下意识地坐直了,“您是?”
他利落地把背包和行李袋放在过道边,“巴合提别克·叶尔肯。”
他朝我伸出手,“刚从燕山参加技术培训回来,回西北分公司报道,我们见过面的。”
“看你这行李袋,也是咱们长城的?新调来的同事?”他的普通话带着口音,但很清晰。
“林晓阳。”我握住他的手,“对,刚办完调动手续,去西北分公司报到。”
“林晓阳?好名字!像咱们新疆的太阳,亮堂堂的!”巴合提别克在对面下铺坐下,他指了指我膝盖上的地图。
“在看地图?这个点。”他食指准确地戳在那个红圈中心,“就是我们‘家’了。”
“别看它现在在地图上就是个不起眼的小点,那可是宝贝疙瘩扎堆的地方!”
“风沙是有点大,夏天太阳底下能烤鸡蛋,冬天嘛,呵气成冰。”
“但是!”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豪,“那里有石油!有咱们国家的能源命脉!是我们石油人的战场。”
我点头,把资料翻到后面关于安全形势的章节,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罗列着各种安全要求和警示。
“资料上强调了很多次,这里…情况特殊?安全级别是最高的那一档。”我把“特殊”两个字咬得有点重。
巴合提别克脸上变得严肃起来,那种爽朗被一种沉稳取代。
“非常重要,晓阳同志。不止是石油,这里是国家西北的大门,咽喉要道,战略要冲。”
“你看这地方,地广人稀,环境艰苦,外人进来一眼望不到边。但越是这样,越不能放松警惕。”
“有些躲在暗处的家伙,眼睛就盯着这里呢。想搞破坏的,想偷东西(技术)的,想挖墙脚的,啥心思都有。”
“咱们脚下的输油、输气管道,井架上的生产数据,车间里的设备参数,都是国家的命脉,碰不得!”
之前在北京燕山,处理技术泄密苗头、反商业间谍,更多是会议室里的唇枪舌剑,电脑屏幕上的邮件往来,法务档案室里的合同文件。
现在听着巴合提别克这平实却分量十足的话,这不是演习报告,这是真真切切需要守护的前线阵地。
“所以,”巴合提别克看着我,“咱们在这儿工作,可不光是搞技术支援、协调后勤、写写报告那么简单。”
“咱们每个人,都是哨兵。多留个心眼,看到不对劲的人多问一句,发现奇怪的线索及时上报,可能就是在给国家筑一道看不见的墙。”
我深吸一口气,资料上那些关于“国土安全”、“能源安全”、“严防渗透破坏”、“全员保密义务”的条款。
瞬间变得无比鲜活,“明白了。”我把资料合上,放回帆布包。
“陈总监让我仔细看,现在我懂了。”这个“懂”,不再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而是肩上骤然加重的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