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雾霾的终章(2/2)
这不再仅仅是法律文本上的责任,而是真真切切地系在每一个像老周、像张师傅这样的一线工人,乃至整个城市居民的健康上。
发展,不是只论数字增长;代价,更不能是普通人用健康去支付的账单。这份认知,让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变得无比具体。
“是啊,多活十年。”王工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
“这里面,也有你们法务一份功劳!要不是你们把供应商那些模糊地带、免责条款卡得死死的,让他们没空子可钻。”
“逼着他们必须保证设备效能和维保,哪有今天这效果?”
“走,去食堂,今儿我请,庆祝咱们的‘APEC蓝’常态化!”他豪气地一挥手。
“常态化?”我被他拍得也忍不住笑,“这词儿用得够官方的啊王工。”
心里却因为那句“有你们法务一份功劳”倍感欣慰。这认可,来得比任何表彰都实在。
“嘿,厂报头条不都这么喊口号嘛!上个月还愁云惨雾喊减排压力山大呢。”他随即又扬起眉毛,带着点技术员的得意。
“不过,”他像是要分享一个了不起的秘密。
“这次是真家伙。数据在那摆着呢。”
“技术成熟了,上面政策硬了,咱们执行到位了,从采购到安装调试没掉链子。”
“这‘蓝’啊,它就赖着不走了!看谁还敢说咱们重污染企业只会冒黑烟!”
食堂里人声鼎沸,比往常热闹许多,空气里弥漫着饭菜香。
工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话题都离不开头顶那片久违的蓝天,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多了些轻松和生气。
“老李,瞅你那牙花子乐的!捡钱啦?”一个大嗓门喊道。
“比捡钱还美!”被叫老李的工人嗓门更大,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俺家小子有过敏性鼻炎,往年这时候咳得整宿睡不着,小脸儿憋得通红。”
“今天放学回来,小脸儿红扑扑的,进门就喊,‘爸,我鼻子通气儿了!’”
“嘿,你说这净化塔,是不是比啥灵丹妙药都管用?”周围响起一片附和的笑声。
“可不嘛!我家阳台上的绿萝,以前叶子总蒙层灰,擦都擦不干净,你看现在,油亮油亮的!看着就舒坦!”另一个女工接话。
“要我说啊,早该装了!以前那灰,衣服都不敢晾外面,白衬衫一天就变灰衬衫。现在好了,省多少洗衣粉!”有人调侃道。
“省洗衣粉是小事,关键是肺啊!”
“咱们这帮老家伙,能多喘几年好气儿,多看看孙子孙女长大,比啥都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技师感叹道,引来一片赞同的点头。
听着周围热烈而朴实的议论,感受着食堂里带着活力的喧嚣,我默默吃着王工端过来的饭菜,心绪难平。
这份工作的价值,从未如此清晰地烙印在眼前。
它关乎着机器的轰鸣能否持续,关乎着企业的命脉能否长青,关乎着巨额投资能否换来蓝天白云。
更关乎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呼吸的每一个普通人,能否享有最基本的健康权利。
发展带来的阵痛,最终需要用发展的成果去抚平。
这平衡,是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而法律,就是那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割掉不合理的代价,缝合起发展与民生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