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慕尼黑的雪(1/2)
窗外,细密的雪花无声无息地飘落,无声地覆盖着远处教堂的尖顶。
真冷,这德国的冬天,寒意像是能透过玻璃钻进来。
这次不远万里飞到慕尼黑,谈的是和“韦伯工业”关于一套新型催化裂化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许可合作。
本以为“长城”的体量和开出的条件足够分量,没想到开局就撞上铁板。
对方那个叫汉斯的项目经理,咬死了“数据完全本地化”这条绝不松口。
“林专员,喝口水缓缓。”技术顾问赵工递过来一瓶水,他是催化裂化领域的专家,这次专程飞来把关技术细节。
“简直欺人太甚!什么‘欧盟新规’?什么‘客户数据安全’?全是幌子!”
“核心运行数据全都要求存在他们的欧洲数据中心,我们只能通过一个‘阉割版’的客户端看些基础运行状态图!”
“这叫合作?这叫买了个不能拆不能改的黑匣子!”
我压下心口那股郁结的火气。“赵工,他们这套系统,去年在亚太区的销售数据下滑了多少?”我看着窗外纷飞的雪。
“起码百分之三十!”赵工立刻报出数字。
“韩国‘大宙化工’和日本‘三角化学’都在推自己的替代方案,性价比和开放性都比他们强!”
“韦伯现在压力很大,不然也不会这么积极邀请我们来谈。”
“可你看汉斯那态度,一点诚意都没有!还有他旁边那个助理汉娜,”
“刚才汉斯强调所谓‘合规要求’的时候,她嘴角那点假笑,遮都遮不住,摆明了在看我们笑话!”
翻译小王是个年轻姑娘,刚从德语系毕业不久,此刻也愤慨至极。
“晓阳姐,赵工说得对!那个汉娜的眼神,从我们一进来就带着那种……那种说不清的优越感!”
“好像我们来求他们施舍一样!太气人了!”
“优越感?那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他们的市场在萎缩,技术迭代也慢了半拍,现在端着架子,无非是想在可能的合作里卡住我们的脖子。”
“确保他们自己永远占据主导权。想赚我们市场的钱,又想把我们当提线木偶,核心技术碰都不让碰。”
“‘长城’不是来当冤大头的。没有核心数据的访问权和使用权,没有后续基于我们实际生产的自主优化空间,这套系统对我们来说价值就大打折扣。”
窗外的雪,更密了些。
“那现在怎么办?休会十五分钟,他们能改变主意?”赵工焦躁的问
“我看汉斯那架势,根本就没想让步!”
“十五分钟当然不够让他们改变立场。但我们得想办法找到突破口。赵工,你……”
话音未落,一位酒店服务生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白色信封。
他的目光礼貌地扫过我们三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问道:“请问,哪位是林晓阳女士?”
“我是。”我有些意外地应道。
“前台说,有人特别要求立刻将这封信交给您。”服务生将信封递过来。
只有收件人一栏,用黑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汉字:林晓阳。
在慕尼黑,谁会知道我住在这家酒店?还特意用中文写我的名字?
“谢谢。”我压下心头的异样,接过信封。
“什么东西?”赵工凑近一步,好奇中带着警惕。小王也紧张地靠了过来。
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A4打印纸。展开它,只有一行用电脑打印出来的中文句子。
“滚回中国去,女人。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没有落款。没有日期。只有这赤裸裸的,充满恶意、性别歧视和地域攻击的威胁。
每一个字,瞬间扎穿了走廊里温暖的假象。
窗外,雪片飞舞,无声无息,却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赵工脸色瞬间铁青:“这……这是……恐吓信?!谁?!谁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