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相亲变奏曲(2/2)
李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慌乱地抓起筷子,“吃菜吃菜,凉了就不好吃了,快尝尝!”
“这家的鱼…不错的…”他夹起一块鱼肉,根本不敢再看我。
我没动筷子,他也再没提一句工作,话题干巴巴地在“今天天气真凉快”、“最近有个新电影上映”上打转。
我脑子里却像过电影一样,全是白天刚看完的那份技术合作合同初稿。
里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那些关于原料供应渠道的严格措辞,那些技术参数的具体范围和保密要求。
每一个字背后牵动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能源安全线。
以前总觉得这些条文枯燥繁琐,是工作流程的一部分,此刻却明白出了沉甸甸的份量。
原来,那些看不见的国家安全界限,离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里审合同的“小法务”的日常,真的一点都不远。
有人想轻易地越过它,可能只是为了在相亲桌上,找点可怜的优越感。
或者…藏着更不可告人的心思。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他几乎是跳起来抢着买了单,连找零都不要了,扔下一句含糊的“我还有事,先走了”。
就逃难似的冲出了餐厅,背影仓惶得有如一个被当场抓住的小偷。
走到路边等车,初秋的晚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我下意识地掏出挂在兜里的工牌。
上面清晰地印着我的名字:林晓阳;部门:法务部;还有长城石油那枚熟悉的的徽标。
刚才的烦躁和那点后怕,奇迹般地慢慢沉淀下去。
一种更坚实、更笃定的力量从心底升起。这牌子背后代表的,不仅是份工作,更是规矩、责任和不容触碰的底线。
这徽标象征的,是守护国家能源命脉的使命。
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刚才那场充斥着试探和危险的荒诞相亲,要真实得多,重要得多,也干净得多。
一辆出租车打着“空车”灯停在我面前。司机探出头:“姑娘,走吗?”
“走。”我拉开车门坐进去,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师傅,麻烦去燕山分公司宿舍区东门。”
车子平稳地汇入夜晚的车流,窗外的霓虹灯连成一片流动的光河。
手机在包里震动起来。我掏出来一看,是法务部的同事:
【晓阳,白天那份技术合作合同的补充协议草案发你邮箱了,对方催得急,明天上午九点陈老师要带着我们过会,重点看原料来源替代方案(特别是非洲X区块新渠道)的风险点,这部分敏感,你今晚辛苦下,务必先理清楚思路和可能的漏洞。】
我迅速回了句【收到,王姐,我到宿舍就处理】。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刚才那场名为“相亲”实则“惊心”的闹剧彻底翻篇,被甩在了身后的夜色里。
眼前清晰地浮现出邮箱图标和那份等待开启的邮件附件,还有明天会议室里陈老师严肃的目光和同事们严谨的讨论。
这才是属于我的战场,没有轻佻的试探,没有虚浮的炫耀,只有实实在在的条文、责任和需要守护的安全线。
只是…那个李维,还有他那张嘴就来的“叔叔”,真的只是一个为了面子口不择言?
他那看似随意的打探,是习惯性的炫耀,还是…某种刻意的投石问路?
一丝疑虑,如同刚才水煮鱼汤底那挥之不去的麻意,悄无声息地,顽固地,留在了心底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