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骇人听闻(2/2)
“头儿,不对劲!”他脸色一变,“这批入库凭证上写的是上等贡米,可这里面的,是掺了沙子的陈米!”
“这边也是!”另一人也叫了起来,“账上写着满仓,可这粮堆底下,全是拿草席垫起来的空架子!”
一个个坏消息接连传来,粮仓里的景象,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触目惊心。
虚报品类,以次充好,甚至直接用空架子冒充粮食。
主事的心一点点往下沉,他知道,这次捅到天了。
与此同时,在淮安城南一处破旧的民居里,钱敏德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亲自为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船工斟茶。
老船工姓王,在运河上摇了一辈子的橹,双手布满了厚茧,脸上沟壑纵横。
他有些局促地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商人”。
“老丈,别紧张。”钱敏德将茶杯推到他面前,语气温和,“就是想跟您打听打听,这运河上的船,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官……官爷,您想问啥?”老船工抿了一口茶,胆子大了些。
“就说这运粮的官船吧。”钱敏德指了指窗外河面的方向,“官府的册子上记着,一艘船,载重五百石。可我瞧着那船,吃水挺深,不像只装了五百石的样子啊。”
老船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他放下茶杯,叹了口气。
“客官,您是外地人吧。”
“这册子上的数,是给上头官老爷们看的。咱们跑船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他伸出五根粗糙的手指,比划了一下,然后又翻了个面。
“五百石的船,那是官面上的说法。天好的时候,顺风顺水,装上七百石,那是轻轻松松。要是敢拼一点,八百石也不是没装过。”
钱敏德身后的书吏,手里的笔飞快地记录着。
“多出来的这些……官府不管吗?”钱敏德故作不解地问。
“管?”老船工嗤笑一声,声音里满是沧桑,“多出来的,就是‘耗子’们的好处。从船上下来,过一遍秤,报个‘漂没’……一艘船就能抠出近两百石的粮食。这一趟船队下来,是多少?客官,您自个儿算算。”
他口中的“耗子”,指的便是那些与漕帮勾结,在漕运体系中上下其手的贪官污吏。
“难道就没人说句公道话?”
“谁敢说?”老船工缩了缩脖子,压低了声音,“前年,有个叫小马的后生,刚跑船不久,不懂规矩,多嘴问了两句。第二天,人就失足掉河里了,尸首都找不着。李三爷放了话,谁再乱嚼舌根,就是这个下场。”
李三!
钱敏德与身后的书吏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数。
从老船工家里出来,夜风一吹,钱敏德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升起。
这不是简单的贪腐,这是用人命和国运堆砌起来的罪恶。
两路人马在城中的一处秘密据点汇合。
核仓的主事脸色惨白,将清点的结果递了上来。
“大人,初步核算,仅淮安一号仓,账面与实物不符的粮食,亏空就高达三成!其中大量上等米被换成了陈米、糙米,折算成银两,数目……骇人听闻!”
而另一边,负责走访老船工的书吏也呈上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