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 第242章 太医义诊

第242章 太医义诊(2/2)

目录

一整天下来,李知安几乎没有休息,却不见疲态,反而精神愈发清明。接触到这些最底层的病患,让她对这个时代的医疗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临近傍晚,义诊即将结束时,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焦急地挤了进来。

“求求您,求求娘娘救救我的孩子!”

李知安看过去,那孩子约莫四五岁,昏昏沉沉地伏在母亲肩头,脸上和手臂上布满了奇怪的红色疹子,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溃烂。

她心中一凛,立刻让妇人将孩子抱过来。

仔细检查后,她的眉头缓缓蹙起。这疹子,与她之前在医书上见过的一种记载极为相似,但又有些不同。

“你们住在哪里?孩子这样多久了?”

“我们就住在城南的瓦子巷,孩子是前天开始发热出疹子的,巷子里还有好几个孩子也是这样!”妇人哭着说。

瓦子巷,还有好几个孩子……

李知安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

她当即将那个孩子和妇人带回东宫,交由专人照料,并立刻派人前往瓦子巷暗中查探。

齐逾得知此事后,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京城脚下,天子之侧,发生这样的事绝非偶然。

“孤会派凌云带人去查瓦子巷的水源和食物来源。”齐逾沉声安排,“你先专心研究病情,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病,有无传染之虞。”

“我明白。”李知安点头,此事关系到众多百姓的性命,她不敢有丝毫怠慢。

就在京城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而暗流涌动之时,朝堂之上,另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被摆上了台面。

春汛已过,天气转暖,南方各省的漕粮即将沿运河北上。

户部尚书出列上奏:“启禀殿下,今年春汛雨水充沛,运河沿线有数处堤坝略有损毁,需赶在漕运开始前加固。此外,去岁漕粮入库盘点,‘漂没’之数比往年高出近一成,臣怀疑其中或有猫腻,恳请殿下明察。”

所谓“漂没”,本是指漕粮在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船只渗漏、鼠蚁偷食等。但日积月累,这早已成了沿线官吏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潜规则。每年朝廷都会核定一个漂没的额度,只要不超过这个额度,便无人追究。

但去年高出近一成,这便有些过分了。

齐逾坐在监国的位置上,面色平静,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他早就知道漕运积弊已久,只是之前一直忙于应付宫中和西昭的事务,无暇他顾。如今既然有人捅了出来,便不能再置之不理。

“爱卿所言,孤已知晓。”齐逾的声音在殿中回响,“漕运乃国之命脉,不容有失。堤坝须修,蠹虫也须抓。”

他环视殿下群臣:“众卿以为,该派何人前往巡查此事?”

话音一落,朝臣们便开始窃窃私语。

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漕运沿线,利益盘根错节,地方官吏、漕帮、押运兵丁,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派去的人若是手腕不够硬,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若是太过刚直,又容易激起民变,惹火烧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