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 > 第188章 这一趟,她去

第188章 这一趟,她去(2/2)

目录

顾文珏几乎是吃住都在窑洞里,他将程之韵画出的草图,细化成一张张精确到尺寸的零件图,和工匠们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在最初的惊叹过后,也完全沉浸在这种创造的乐趣之中,对顾文珏这位“小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另一边,程之韵则在准备南下的说辞。

她没有写信,而是让顾文珏准备了数十张上好的宣纸。

她口述,顾文珏执笔。

“第一部分,棉花之利。详细阐述长绒棉的产量、品质,与现有棉花的对比。要用数据说话,亩产五倍,纤维长度两倍,韧性三倍……”

“第二部分,南境之宜。分析南境三州的气候,水文,闲置土地,论证其为长绒棉的天选之地。”

“第三部分,流民之用。此为‘以工代赈’的核心。要详细说明如何组织流民,如何分发口粮,如何开垦棉田,如何设立奖惩……要让张总督看到,这几十万流民,不是负担,而是大雍朝开疆拓土的生力军!”

“第四部分,财政之益。帮张总督算一笔账。开办御棉场,建立纺织厂,产出的‘御赐贡布’,内销可平抑布价,外销可赚取番商白银,三年之内,南境三州的税收,能翻几番!”

……

整整一天一夜,程之韵的声音在书房里回响。顾文珏奋笔疾书,写了又改,改了又誊。最终,一份厚达三十多页,图文并茂,数据详实,逻辑严谨的《南境开棉垦殖策》终于完成。

这已经不是一封信了,这是一份足以让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封疆大吏都无法拒绝的施政纲领。

第三日清晨。

天还未亮,赵七就已经将牛车套好,车上放着两个小小的包袱。

程之韵换上了一身方便行动的粗布短打,头发用一根布条简单地束在脑后,脸上还刻意抹了些草木灰,让她看起来像个常年奔波在外的商贩之子,毫不起眼。

顾文珏将那份厚厚的《垦殖策》用油布包好,郑重地交到她手上,又塞给她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镖局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到了地方,不要省钱。”他的叮嘱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

“知道了,管家公。”程之韵笑着接过,转身就要上车。

“等等!”顾文珏忽然拉住了她的手。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用红绳穿着的平安符,符身上绣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安”字,针脚稚嫩,一看就是出自孩子之手。

“是明珠和南舟求来的。”他将平安符系在程之韵的腕上,低声说,“戴着它,平平安安地回来。”

程之韵的心头一暖,重重地点了点头。

然而,当他们赶到城外十里坡的约定地点时,却被拦了下来。

镖队已经集结完毕,几十个精壮的汉子,个个腰挎钢刀,神情肃穆。为首的一个中年男人,身材魁梧,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划到嘴角的刀疤,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凶悍无比。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瘦弱的程之韵和一脸憨厚的赵七,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你们就是要搭镖的人?”他的声音,像两块石头在摩擦。

赵七连忙上前,陪着笑脸:“是是是,我们是顾家的,跟贵镖局的掌柜说好了的。”

刀疤脸汉子却理都没理他,目光锐利地盯着程之韵,冷哼一声。

“‘通达四海’不带女人。”

赵七一愣:“大哥,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钱都付了!”

“我叫雷豹,这趟镖,我说了算。”刀疤脸雷豹一摆手,不耐烦地说道,“我们这趟护送的是军中急需的药材,一路要过匪患最猖獗的黑风岭,带着一个女人,就是带着一个天大的麻烦!我不管你们付了多少钱,这趟镖,她不能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