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得更远的终究是知识与科技(1/2)
一
带着一丝朝堂博弈后精神上的疲惫与内心深处悄然增长的警觉,杨子灿回到了仿佛与世隔绝的魏王府。
人还未踏进大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比昨日更加热闹、几乎要掀翻屋顶的喧嚣声。
其间,还夹杂着他那个宝贝弟弟阿泰古朗因极度兴奋而有些变调的嚷嚷:
“成了!真的成了!阿兄你快来看呀!它能看见了!好远好远的地方都能看见!连宫墙上侍卫大哥的胡子都能看清!”
杨子灿不由得加快脚步,脸上不自觉地浮起笑容,循着声音穿过几重院落,来到花木扶疏的后园。
只见一家子人,几乎能到的都聚在了这里。
十一岁的阿泰古朗,因为激动,小脸涨得通红,正踮着脚尖,双手费力地举着一个怪模怪样的、由几截黄铜管组装而成的双筒物件,对着远处皇城宫墙的方向,眯着一只眼使劲了望。
他身边,佩瑗儿、佩凤儿好奇地围着他蹦蹦跳跳,连平日里略显老成的杨辰安,也忍不住伸长了脖子,一脸渴望地想看看那对“铁管子”里究竟有什么稀奇。
“阿泰,你这又是鼓捣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宝贝了?隔着老远就听见你的大嗓门。”
杨子灿笑着走上前,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宠溺与自豪。
“阿兄!你回来得正好!”
阿泰古朗听到他的声音,立刻转过身,像献上绝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将那沉甸甸的铜管塞到他手里,激动得语无伦次。
“快!快看这个!”
“这是我按哥哥上次说的,调节握轴齿轮,同步两桶……我反复试验了好久才,终于做出来的双筒‘千里镜’!”
“您快看看,是不是比以前的那个单筒的要好用、清晰、稳定许多,现在轻轻旋转握轴,就能看到更远更远的地方!”
“是吗?哇塞,弟弟,你太牛了!”
杨子灿一边接过弟弟的杰作,一边将其尚显单薄的身体拥入怀中。
这个弟弟,虽然有所恢复,但小时候的先天之疾,还是让他伤了元气,现在看起来就跟5岁的佩环儿个头差不多。
阿布仔细看了看阿泰的创新发明,这堪称本时代绝对黑科技的双筒望远镜,做工和设计异常精巧,几乎与阿布前世所用普通望远镜所差无几。
这玩意儿,入手沉甸甸的,黄铜的外壳还带着少年手心的温度。
他老老实实地依弟弟所言,学着他的样子,将一双眼睛凑到两个较小的目镜一端,用拇指和食指调整着镜筒转轴的长度和焦距。
起初,当然会有些模糊。
但很快,远处的景象猛地拉近,变得清晰无比。
宫墙上持戟而立侍卫,脸上的表情很是严肃,他盔甲上金属片,闪烁着亮灿灿的反光。
甚至,雉堞间飘扬的旗帜上绣着的龙纹细节……都分毫毕现地映入眼帘!
“好小子!”
杨子灿又惊又喜,放下双筒望远镜,用力揉了揉弟弟柔软、稀疏的头发,心中的阴霾被这份额外的惊喜冲散了不少。
“你这脑袋瓜里,到底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这东西……这东西要是用在军中,用于了望敌情、勘察地形,那可是了不得的神器!”
“能少死多少人,多打多少胜仗啊!”
单筒望远镜,粟末地已经老早就发明出来了。
至于能标刻度的双筒望远镜,却是迟迟不见结果,毕竟这里面涉及的工艺、数学、物理、冶炼等科学门类知识,太多了!
不过现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战场上,己方将领凭借着这稳定而方便的双筒“千里眼”,精确锁敌,料敌先机,掌控全局。
他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自小体弱,患有心疾,当年险些夭折,是粟末地的神医孙思邈等竭尽全力,再加上自己的傻大胆,以及或许是穿越者带来的某种微妙气运,才将他从鬼门关生生地拉了回来。
大难不死之后,阿泰仿佛真的打通了某种关窍,对数学几何、格物致知、机关巧械之学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近乎妖孽的天赋。
杨子灿只是偶尔凭借超越时代的记忆,给他灌输一点后世物理、化学的皮毛概念和名词,这小子就能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地埋头钻研,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愣是弄出了不少让杨子灿都瞠目结舌的玩意儿。
之前,他改良了军中制式弩机的望山和扳机结构,提升了射速和精度。
现在,竟然凭着自己摸索,搞出了双筒望远镜的第一代!
牛啊!
当然,单筒有单筒的好,双筒有双筒的缺点。
单筒望远镜,其视野较窄,观察范围有限。
但是,它成像清晰度可通过优化物镜和目镜片来提升,且适应性强,维护方便。
双筒望远镜,能对应左右眼形成立体视觉,视野更宽广,观察范围大,且能增强目测距离与大小判断的准确性。
但是,它镜片防护不易,娇贵,需定期清洁;而且调焦机构也易出现问题,需定期检查调整,维护成本较高。
但这些,阿布对弟弟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天才弟弟,现在最需要的是肯定、认可,表扬。
“嘿嘿,”阿泰古朗得到兄长的肯定,得意地扬起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阿兄,这还不算什么呢!”
“我已经想好了,下一步要做一个单筒的更大更长的,架在稳固的架子上,专门用来看月亮之外的星星!”
“您以前带我用单筒看过坑坑洼洼的月亮,它好丑。”
“您还跟我说过,月亮之外天上还有无数眼睛看不见的星星,比我们晚上看到的要多得多……还有很多像我们脚下大地一样的‘星球’,是不是真的?我一定要亲眼看看!”
“当然是真的。宇宙之浩瀚,远超你我想象。”
杨子灿放下望远镜,心中感慨万千。
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可以扫平叛逆,但真正能让一个文明持续强大、走得更远的,终究是知识与科技。
阿泰这样的天才,才是粟末地乃至未来整个华夏文明最宝贵的财富,是无价的瑰宝。
二
这时,一阵诱人的食物香气飘来。
只见娥渡丽端着一大盘刚出炉、烤得金黄酥脆、撒着碧绿葱花和奇异香料的胡饼走了过来,笑道:
“你们兄弟俩,别光顾着摆弄那铁管子了,眼睛都快看成斗鸡眼了!”
“快来尝尝,按你上次说的,和面时加了鸡蛋和牛乳,烤的时候又撒了你让人从西域弄来的那个叫‘孜然’的香料,闻着就香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