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汉小吏 > 第561章 危机之时,捷报入殿!群臣却拍错了马屁!

第561章 危机之时,捷报入殿!群臣却拍错了马屁!(2/2)

目录

“张公,”竇婴平静地开口道,“樊千秋是廷尉寺的属官,你身为长吏,对他有所回护,天经地义,老夫很动容——”

“但云中城为匈奴人所破,已是大败无疑;而且,车骑將军孤军深入,退路极可能被断,凶多吉少,亦可能兵败——”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张公口口声声说樊千秋是有功之臣,这功——从何处而来”竇婴在殿中来回渡步正色道。

“虽无功劳,亦有苦劳。”张汤又是语塞,再求情道。

“功劳苦劳,等他归案,自有议定,”竇婴咳了咳道,“张公宽心,韩公定秉公审案,若有功劳,议罪时会考量的。”

话到此处,张汤再无別的辩解之词了,只得起身,退到了一边,有些落寞地坐回榻上。

“——”竇婴暗露得意的神情,他居高临下地看了看张汤,才转过来向皇帝请奏道,“敢请陛下降旨,捉拿樊千秋。”

“——”刘彻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念叨了一句“可惜”,便起身准备下令,拘捕生死未卜的樊千秋。

可在此时,一个小內官从雨中跑到了门口,带著满身的雨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陛下!边塞、边塞——”內官气喘吁吁,许久都不能將喉咙里的这句话说完整。

“慌什么!好好说!”有怒无处发的刘彻斥道。

“边塞送来了加急的军情啊!”內官脱口而出,殿中百余人的目光立刻投向了这內官。

“嗯何人送来的”刘彻猛地从皇榻上起身,面前的旒珠剧烈晃动起来,冷冷作响。

“——”这不到十五岁的小內官有些迟疑,不知该不该称呼那使者为“卫將军”,但最后仍结结巴巴道,“是——是卫將军!”

“是不是——捷报”刘彻紧张地追问,声音似乎都在发颤。

“是捷报!”小內官再顿首道。

“——”刘彻愣了愣,而后,他才如释重负地跌坐在皇榻上,接著,刘彻像少年一般咧开嘴,笑出了声音。

不管是大捷,还是小捷,只要是捷报就是好事!

竇婴的面色有几分古怪,但很快却收敛了起来,向皇帝下拜:其余朝臣亦纷纷起身来到殿中,跟著拜下去。

“陛下盛德广被,神威赫赫,授命永昌,今三军效命而匈奴大破,盖因仁政胜於干戈,礼义慑服豺狼——”

“今日《洪范》九畴明现云中,《甘誓》三正威慑漠北,此乃天命永驻大汉之徵!”竇婴引经据典地讚颂。

他看起来是在讚颂皇帝的德行,实际上却是將此胜与“仁德”勾连到了一起,暗讽樊氏酷烈,不让他据功。

“陛下圣德协和万邦,神武震烁八荒。臣等恭睹《尧典》重现,《禹贡》新章,祝汉祚永昌!”韩安国道。

而后,群臣顿首,將韩安国这文辞俱佳的讚颂之语重复了一遍,声音直上殿顶,和雨声相融合,肃穆庄严。

“平身!快平身!”刘彻草草地说完,便快步走下了榻前玉阶,因为心急,险些摔倒,群臣连忙起身避让。

“捷报在何处”刘彻急忙走到小內官的面前,迫不及待地问。

“使者在殿外。”小內官指著门外道。

“快让他进来!”刘彻大手一挥呵道。

“诺!”小內官连忙起身,跑向殿外。

“陛下,既然大胜,樊千秋之功——”张汤迫不及待地拱手问。

“此事暂且按下,朕要先看看捷报!”刘彻摆了摆手不耐烦道。

“正是,能有大胜,是陛下有仁德,是上天降感应,是车骑將军勇猛,与樊千秋有何干係。”竇婴冷讽道。

“这——”张汤想要再说,但那小內官却领著一个甲冑皆湿的使者进了殿,他嘆了口气,只好先闭上了嘴。

这使者应该是一路从边塞纵马赶来的,满身风尘、疲惫不堪,一进殿,便“噗通”—

声拜倒在了皇帝面前。

“下吏问陛下安!”这使者一头磕下,坚硬的兜鍪撞击著金砖,发出了“砰”地一声脆响,震动眾人人心。

“你是从边塞一路跑回来的”刘彻背著手问道,他从这使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沙场的气息,顿生好感。

“回稟陛下,下吏是从云中跑回来的,换马不换人,前后跑了三日半!”使者再顿首道,並没有直起身来。

“近两千里,仅跑了三日半,你这儿郎,好样的!”刘彻赞道,盘踞在脸上的阴云黑雾早已经一扫而空了。

“陛下谬讚!”使者品秩低,未得到皇帝的首肯,只是直起了身,却仍然低著头,並不敢直视皇帝和诸公。

“决战在何处”刘彻问道。

“有两场决战!一在河南地!”使者果断地说道,虽奔跑两千里,早已精疲力尽,但说话的声音仍很有力。

“河南地怎会是河南地呢”刘彻不禁疑惑道,但转瞬却恍然大悟了,拍手道,“定是迂迴抄后!好!”

“陛下圣明,正是奔袭迂迴!”使者仍低头进言。

“用兵如神!果敢勇猛!好!”刘彻又兴奋拍手,痛快大笑了几声,才又问道,“斩获多少俘虏多少”

“阵斩了白羊王和楼烦王!又斩首万余级,俘虏千长且渠数百人,得壮口丁壮四万余,牲畜十余万,钱財金银上亿钱!”

“真乃大捷!天佑我大汉!”刘彻又朗声大笑道,从此之后河南地便清平无事了,抵在大汉胸口的那把剑,终於不在了。

余,牲畜十余万,钱財金银上亿钱!”

“真乃大捷!天佑我大汉!”刘彻又朗声大笑道,从此之后河南地便清平无事了,抵在大汉胸口的那把剑,终於不在了。

“——”竇婴与韩安国等人相视一眼,微微摇头,面色很是古怪,他们心中感嘆,卫氏一门要飞黄腾达了,再无人可挡。

“这是其一,那其二呢”刘彻亢奋地再次追问,他两眼放著光,嘴唇轻轻颤抖,总觉得这后头还有惊喜。

“在云中郡,將军大破单于本部和右贤王部!还阵斩了军臣单于!”使者亦颤道。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未央殿的上空炸起,场间的皇帝和群臣全部都目瞪口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