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丞相竇婴:樊千秋定已兵败,杀他的威风,抢他的钱!(2/2)
可是,不管卫青如何韜光养晦,日益炙手可热却是不爭的事实。
从骑奴发跡至此,他又怎可能没有更大的野心又怎可能不想延续世家繁盛
一旦有了这想法,便需要心腹牙拱卫,便需要钱財笼络人心。
从权势和地位上来看,他倒是有资格给樊千秋和丁充国当靠山。
而且,樊千秋本就与卫氏交好,卫青的两个弟弟以及外甥都跟隨在前者麾下。
如此看来,樊千秋和丁充国將这笔恤赋进献给卫氏,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卫青。”竇婴盯著鄢福禄,寒声说出自己的答案,而后又將那把价值连城的嵌金犀角梳重重地拍在了案上,毫无怜惜之色。
“正是。”鄢福禄连忙答道。
“车骑將军此次恐怕会建功,与他爭抢,不妥,而且——”竇婴想了想再道,“他也在边塞,说不定早已经拿到了那笔钱。”
“卫青领兵奔袭了大漠腹地,定然未归,樊千秋和丁充国手中的这笔钱还送不出去,拦截得及时,能失而復得。”鄢福禄道。
“你是何意”竇婴眯著眼睛问道。
“三日后廷议,先按丞相刚才所言,勾连诸公上奏弹劾这樊千秋,更要將此案从廷尉张汤的手中抢过来,由御史大夫督办。”
“到了那时,匈奴人恐怕也已经北归了,恰好可以派人去拦截捉拿樊千秋,莫让他有机会找卫青。”鄢福禄加重了语气说道。
“.”竇婴闭上眼睛沉思了片刻,他心中还有一些犹豫,毕竟,此举无异於从卫氏的口中抢食,与之交恶,是在所难免了。
那还不满周岁的刘据是皇帝唯一的子嗣,与卫青交恶便是与刘据交恶,与刘据交恶又是与未来的皇帝交恶啊。
这不好办,怎可能不让竇婴迟疑和担忧
“刘据。”竇婴又睁开了眼睛言简意賅。
“丞相,刘据还不满周岁,怎知道没有变数何况,大汉的太子,有几—”鄢福禄朝口方向看了看,似乎怕旁人偷听。
“何况,大汉的太子,有几人能登基”鄢福禄压低声音说出了这句大逆不道的话。
“.”竇婴面色很阴沉,看不出喜怒,藏在心中的那桿秤已经隱隱有了一些倾斜。
刘据如今確实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可与他並无太多干係,因为此子有卫氏作为外戚。
他哪怕不顾百官之首的威严去討好奉承卫氏,也不可能得到太多的好处,徒留笑料。
毕竟,刘据年纪还小;毕竟,他已是丞相了。
他现在要谋划的是竇氏一门的復兴和延续啊。
与其不顾顏面地去討好,倒不如先继续积攒自己的力量,日后再做其他的图谋布置。
谁让他这“百官之首”天然便与外戚相对呢
哪怕日后真到了要与卫氏“合谋”的那一日,他手中也要有足够的筹码,才能获利。
“嗯,还有三日,此事由你去联络,便说——是我的意思。”竇婴点头答应了此事。
“诺!”鄢福禄忙答道,他这小小的司直可没那么长远的想法,只是凯覦恤赋而已。
三日之后,长安城的秋雨仍在下著,而且越下越大,带来寒意。
豆大的雨点在宣室殿的琉璃瓦上敲击出一阵阵密集清脆的颤音,让端坐在案前的皇帝刘彻有一些分神。
他面前的案上凌乱地摆著各种文书,有竹简,有木牘,有帛书。
不只是案上摆满了文书,刘彻身后和身侧的几个悬架上亦如此。
还有不少文书被草草地扔在了地上,隱隱將皇帝给包围了起来。
刘彻满脸疲惫,眼中布满了血丝,脸颊更凹陷了下去,很瘦削。
匈奴人大肆南下的消息传入长安后,要处置的军务便多了起来。
上个月,刘彻还可以忙里偷閒地去椒房殿看一看刘据和卫子夫;可到了后来,军情如同雪片一般飞来,熬干了刘彻所有的时间。
尤其这十多日,他都记不得自己有多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虽有竇婴带领著外朝群臣兢兢业业地处置大小诸事,並无拖宕,可是刘彻仍然觉得不放心——又或者说是觉得不尽兴,不痛快!
这盘大棋是他精心谋划布置的,自己的视线自然一刻不想挪开。
从前几日收到的军情来看,云中郡到雁门郡一带,恐是血地了。
汉匈两族十几万兵卒驍骑,已经在这几千里宽的边塞排开架势,陷入了混战o
但是,最关键的只有两人:一是云中城的樊千秋,二是率兵奔袭大漠的卫青。
前者,要守住!后者,要攻入!
两者遥望千里,却又相互依存。
樊千秋和卫青的出身倒也相似,而且都还是他刘彻拔擢的人才。
所以,只要樊千秋和卫青能立下军功,便等同他刘彻立下军功!
只有立下殊功,他才能树立皇权君威,才能按部就班地往前走!
如今,两处都还没有確切消息传来,让稳坐宫中的刘彻很焦急。
平日与竇婴李广等人商议兵事之时,他倒能以平静地面目视人。
可实际上,他早已经是五臟具焚了,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从北边来的军情,就像是一剂良药,可稍稍缓解他的焚烧之苦。
可是,三日之前,由御史大夫送来的“云中城危”的那道羽檄,却让他更加心焦。
g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