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汉小吏 > 第462章 樊千秋开府建牙,点將授官定人心!

第462章 樊千秋开府建牙,点將授官定人心!(1/2)

目录

第462章樊千秋开府建牙,点將授官定人心!

“哈哈哈,恐怕在那传言里,下官是个眶毗必报、只会杀戮的酷吏吧。”樊千秋亦爽朗地大笑,他发觉边塞果然比长安豪迈。

“是啊,我等听到此种传言,著实担心了许多日,生怕来的是个酷吏,將这云中搅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寧啊。”丁充国笑道。

“诸公且放心,”樊千秋转身向眾人行礼,才再笑著打趣说道,“本官平素以理服人,那打打杀杀的事情,下官做不来的。”

樊千秋这打趣的话又引来周围眾人的朗笑,一时之间,这城墙上,气氛更活跃了几分。

“樊贤弟啊,你舟车劳顿,且肩负著重担,本官便不多留你了,你先带属官去总督府,饮酒的机会日后还多。”丁充国笑道。

“诺!下官明白府君的用心。”樊千秋退后两步,再行礼谢道,便带李敢等人下了城,而后翻身上马,朝总督府的方向赶去。

“尔等也都各自办事去吧,不必在此逗留,耽误时辰。”丁充国那双粗糙的手撑在城墙內侧的女墙上,面无表情地下令说道。

“诺!”身后十多个属官齐声答道,而后再行礼,才陆陆续续地散去了,原本热闹的城墙上,

重新恢復了安静,只剩下风声。

丁充国目不斜视地看向北方的苍茫,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眼底深处有一抹忧色,似乎正心无旁驁地思索什么要紧的大事。

其实,並不是所有的属官都离开了,丁充国最信任的门下吏一一郡守府主簿左修文站在身后,

与自家府君一道,向远处看去。

““.—”良久之后,左修文才说道,“府君,这上使樊使君,看起来很是豪爽,確不似酷吏。”

“是啊,他与朝堂上的那些酷吏和言官倒是不同。”丁充国轻嘆一口气,眼底的忧色並未散去。

“那府君为何忧虑”左修文问道。

“只是看著太年轻了些,难免气盛。”丁充国摇头笑道,“边塞可不比长安城,诸事险要繁杂,只怕他太急切,办了错事啊。”

“府君日后多提醒樊公,想来他知道当以大局为重。”左修文小心说道。

“但愿如此吧,大战在即,万事皆紧,但愿他能做些实事,日后出征时,好儿郎们便可少死些。”丁充国转身,看向了阴山。

“县官是明君,有天命在,此番征伐,定能再建奇功的。”左修文答道。

““..—”丁充国未再言语,只是仍然望著阴山,许久之后,才按剑往前慢走著,路过兵卒身前,总要停下,替他们整理鎧甲。

微冷的春风轻轻地吹过去,这城墙上尽显苍凉。

当丁充国在城墙上巡视时,樊千秋终於带著身后一眾属官,来到了城西总督城。

这座城比障城的规模大些,横纵大约有三百步,城墙亦有三丈,四边城门俱备。

城中的中轴线上建有衙寺,比普通的县衙小些,亦是坐北朝南三进三出的形制。

中轴线的南北两侧则建有整齐划一的仓房营垒,看其规模,足够容纳三千骑兵。

除去衙寺、营垒和仓房外,南门后有大块空地,可以用来给骑兵集结或者操练。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因为时间仓促,不少地方还未修完全,但是该有的都有,想来了不少心思。

樊千秋在总督府门前下马之后,先让林静姝带著霍去病到后衙安顿,然后一刻不耽误地下令召集所有的属官,到寺中正堂议事。

大约到了已时,总督寺的属官们便陆续赶到,零零总总几十人把正堂都填满了。

这三十多人由四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桑弘羊和李敢这几个跟著樊千秋从长安城来的人,一共有四个人。

一部分是王温舒和杨仆这些从滎阳提前赶来“建衙”的人,一共是六个人。

一部分是樊千秋从廷尉寺直接点调,在他们之前赶到此处的廷尉寺的属官,有十五个人。

最后的这部分则是云中郡和云中县给他调来的书佐和算吏,一共是八个人。

全部加起来,便是三十三人,从人数上来看,比寻常的都尉府人少了许多。

不过,待那三千人调来之后,便还会有军侯、屯长等军校,人手便够用了。

当然,除了这些“既定”的属官外,樊千秋还要额外再徵辟几个特殊的人。

樊千秋这次赴任仍是很匆忙,一眾属官的官职已经定好了,却未正式下达。

此时,他把所有属官召集起来之后,要做的这头一件事情,便是“授官”。

不仅可以“明权责”,更可以“安人心”:樊千秋谋拔擢,其他人亦如此。

樊千秋在正堂的首位上落座之后,先照例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而后才拿出授官文书,准备向眾人授官职。

堂中立刻响起了一阵的声音,除了已经知晓自己官职的桑弘羊之外,不管是谁,都在榻上坐直了些。

按照刘彻做的决定,边都总督要按照边郡都尉的规模设置属官,但两者的职责毕竟不同,具体官职便又不同。

“桑弘羊,擢为边郡总督丞,掌管寺中一应文书,本官不在时,代行总督职,秩六百石。”樊千秋照文念道。

一般而言,寺中的佐贰官都没有实权,樊千秋却给了桑弘羊实权,不仅因为对方此刻仍是刘彻的人,更因为对方有大才。

如此一来,还可將主簿省去,让桑弘羊一人兼任,亦可提高日后办事的效率。桑弘羊能接触到实务,自然也是欣然领命。

“李敢,擢为边郡总督中司马,统辖两曲骑兵,可节制左右司马,秩六百石。”樊千秋几乎是將所有兵力交到了他手中。

李敢本就是六百石的卫尉寺左都侯,此次调任,品秩並没有提高,但如今可节制左右司马,实际的含权量绝对是抬升了。

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立功的机会也越多,今次使命若能功成,李敢作为实际的统兵者,当在记功的奏书上名列前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