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樊大出塞,惊嘆感慨:边郡官民,几人不通匈奴人!(1/2)
第451章樊大出塞,惊嘆感慨:边郡官民,几人不通匈奴人!
樊千秋等人行在官道上,常常可以看到黔首们持兵刃在田间耕作,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呼朋引伴,迅速地做好御敌的准备。
不仅如此,因为千百年来都要与游牧的匈奴人拼杀搏斗,上郡的大汉黔首在弓马之术也非常嫻熟,亦有不少人以放牧为生。
於是,衣食住行也越来越像匈奴人,不仅只是“像”,上郡也真的散居著不少“真胡”“杂胡”。
前者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者被动地逃入了汉地,后者自然便是前者与大汉黔首通婚留下来的后嗣。
在朝堂上,皇帝和百官公卿都视匈奴贼寇如洪水猛兽,但在民间,黔首倒是对他们有极强的包容。
而这些居住在汉地的匈奴人和一些胆子大的大汉黔首,便会以货殖行商为生。
在之后横穿上郡的这十多日里,樊千秋他们每一日都能碰到几队来往的商队。
运入汉地的自然是各种皮毛、良马肥羊以及一些从西域来的宝石和琉璃等物。
贩出汉地的则是盐、铁器、铜器、陶器、漆器、丝绸、布帛之类的起居器物。
两者相比,后者自然更为“刚需”。
而上郡的商道,则大致可以被分为横纵两类。
横向的商道为东西走向,直接往来於上郡与河南地,交易地点是二者交界处的关市。
这东西走向的商路要走的路途虽然短,但获利也少,大头都被匈奴人的行商赚去了。
纵向的商道是南北走向,横穿整个上郡,而后还要再过西河郡,最后再直抵云中郡。
最终,货物会在云中郡北边的一些关市卖给匈奴人,再由匈奴人向北贩运回大漠去。
这条商道虽然远,其实更安全,只是多费时间,收益则比在上郡以西交易高了数倍。
所以,但凡是大的行商,都愿意走纵向的商道,將各种货物运到云中郡去完成交易。
这些事情,樊千秋多多少少已有所耳闻,但他真正看到的时候,仍然觉得大开眼界。
他完全没有想到,大汉和匈奴在战场上刀兵相见,歷代天子更將其视为心腹大患,可到了民间,倒有几分其乐融融的景象。
正应了那句老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又或者换一句话:天下何人不通“匈”
这样的情形,最不好办,不知道又要牵扯多少利益。
毕竟,能组织一支商队,从关中甚至更远处贩来大量货物的人,又怎可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黔首呢
没有大门槛做背后靠山,又怎敢在这刀尖上舔血呢
因此,樊千秋越往前赶路,肩上的压力就越大,他忽然明白刘彻为何大大方方地把三千兵马交给自己了。
没有这些兵马,他莫说是禁绝“货殖”,搞不好自己的性命都可能会丟掉。
一路走走看看,到了三月的最后一日,樊千秋等人终於跨过了上郡和西河郡的交界线,並来到了西河郡的郡治一一平定县。
这座沿河而建的县城是“南北商道”的重要截点,许多运往关市交换或者从关市交换回来的货物,都会运到此处二次集散。
所以,平定县非常繁华,虽然不及滎阳,但人口据说超过了五万,是大汉北方的大城。
樊千秋等人一路向北来,不知听多少人提起这座城了。
樊千秋骑在马上,沿著灰扑扑的豌的官道向前看去,先是看到了平定县不算太高的外城一一同样豌,如同一条灰色的长虫。
越过这条长虫再向前看,便是平定县的內城了,与周围景致一样,这座城同样是灰扑扑的。
自从进入到上郡北部后,四周的景观便有了很大变化。
虽然还不至於像后世那样四处都是荒漠和黄土,却也不能与绿荫葱葱的关中相比:植被不仅稀少了许多,连顏色也没那么绿了。
虽然现在早已经是仲春,雨水已经充足,可放眼望去,仍能看到不少裸露的土地,景致非常地单调。
刚刚看到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豪迈雄浑,可看得久了,只会觉得无趣。
有时到了颳风天,又会掀起沙尘,虽然远不像后世那样“声势浩大”,却也是遮天蔽日,睁不开眼。
这倒是与人类活动无关,而是与“天时”紧密相连,最近这的几百年,可比后世热不少。
还好,今日没有颳风,而且刚下过雨,天空蓝得像琉璃,日头明晃晃地掛著,微微发热,当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了。
长安的这个时令,黔首豪猾们定开始结伴到城外踏青了,他们恐怕怎么都不会想到边塞是怎样的景致。
“使君,前面便是平定城了。”李敢这个“边塞通”拍马来到樊千秋身边,再次提醒道。
“嗯,你以前来过此处吗”樊千秋目不斜视地看著远处的那座城道。
“来过几次,以前家父担任渔阳郡守之时,我曾隨他来此处採买芻,此处的酒可比渔阳的好啊。”李敢的脸上露出嚮往的笑。
“此处缺粮,还有人酿酒”樊千秋疑惑道。
“匈奴人多,兵卒游侠多,行商贩夫多平日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到閒下来的时候,自然要喝几口。”李敢继续笑著解释。
“合情合理,天经地义。”樊干秋摇头笑道。
“使君,要在此逗留几日”李敢再问,落在后面的桑弘羊等人也已经赶了上来。
“留三日吧,第四日辰时,我等再出发,而后不再停留,一鼓作气,赶往云中。”樊千秋心中有了谋划。
“诺!”眾人连忙回答道。
“记住,我等是去云中郡经营货殖的长安人,若无意外,不可泄露身份。”樊千秋再道。
“诺!”眾人亦是再答道。
“使君,城北有家父一个旧部,可在那留宿,之前我已经来信与他说妥,他口风很严。”李敢將这一路的琐事都安排得很妥当。
“好,先进城安顿下来,而后如法炮製,分头到各处走访,探探此处底细。”樊千秋道。
“诺!”眾人再齐声应答。
樊千秋又交代嘱託了几句,再无多的话,便领著眾人拍马奔向了平定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