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鱼饵(2/2)
颜顾将刚熬的药喂给他喝下,又将敷在他身上的草药换下。
“谢谢你阿公。”邵琅远突然开口。
见他能开口说话,颜顾很欣喜,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邵琅远不知道外面形势,谨慎地回答:“王良”
“你还有什么家人吗?哦你别误会,我不是要赶你走的意思。”
说到家人,邵琅远一下子想到了颜知非,他不知道戚歌他们有没有将邵常海和颜牧初送进监狱,若是没有,那他的非非岂不是有危险。
“我家人有危险,我要回去,阿公的救命之恩王良来日再报。”邵琅远翻身想下床,可下一秒就疼出了声。
“你别动。”颜顾上前按住邵琅远,道:“我忘了告诉你,你现在虽然醒了,但你身上的伤口还没好全,暂时还不能下床。”
邵琅远身上的伤口裂开了,无奈只能躺下,但脸上的担忧却依然明显。
这些年颜顾一直在外求药,又在老先生身边学了些,对伤口的包扎还是难不倒他。颜顾低头一边包扎伤口一边解释:“你伤得很重,若是离开了渔村没了老先生的药,你身上这些伤口很容易溃烂发炎,到时候再想救治就难了。”
伤口包扎后,颜顾将沾满血迹的毛巾放进盆里搓洗,若有所思道:“好不容易捡条命回来,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你家人着想啊。”
颜顾很聪明,见他这么急切想要回家,就料定那里有他极其放不下的人。如他,无论走到哪,都放心不下旗蔓新。
邵琅远没再嚷着要走,安安心心养起了病,现在他这个样子回去只会让颜知非更加担心。
老先生知道邵琅远醒后,又重新配了几副药交给颜顾带回去。一个星期不到,邵琅远便可以下床挪动了。
晚上的渔村很安静,邵琅远静卧在床看书,那是从颜顾书柜上翻出的《神农本草经》。窗外淅沥沥的小雨不急不缓的下着。
就在邵琅远看得专心时,突然听到缝纫机的声音,那声音虽急速却很稳,一听便知功底深厚。
邵琅远的好奇心被勾起,挪着步子来到一间点了灯的房间。颜顾正在专心做着手里的旗袍,并未发现身后有人正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
颜知非对邵琅远说过,颜家做旗袍和别家不同,有一道独门手法。而这套独门手法天底下除了她,大概也就只有她那离开青古邬的父亲会了。
“你是颜顾?”邵琅远望着那一头白发,五味杂陈。
颜顾听到问话,顿时停了下来。神色无异也不回头,淡然说道:“你不是王良,你是邵琅远。”
邵琅远诧异,正想问老人为什么知道他的名字时,颜顾已经将手里的旗袍做好。他起身,小心放好旗袍后,将一头雾水的邵琅远请到了隔壁房间。
房间古朴有味道,这大约就是颜顾会客的屋子了。
“尝尝,这是我去长白山寻药时亲自采的茶。”
邵琅远端起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茶确实是好茶,但他现在关心的不是这个。
颜顾慢悠悠品了一口杯子里的茶,道:“对,我就是颜顾,非非的父亲。”
“你大概最想知道的就是我为什么要躲在渔村吧?”
见邵琅远点头,颜顾继续道:“蔓新病了,很重。”
“什么病?”邵琅远问。
颜顾长叹一声:“是种很奇怪的病,这些年我寻了很多名医名药可都不管用……后来得一位高人指点,说在渔村有位百岁老先生精通疑难杂症。”
邵琅远沉默,继续听他说:“……他是唯一可以救曼新的人,老先生除了喜欢钻研各种药草外就好一口鱼。他替我救人,我为他钓鱼采药……”
从颜顾的讲述中,邵琅远知道了他这些年因为要满世界寻找药草,所以才把妻儿交给杜今照顾。
“……上次老先生配出的药让曼新清醒了些,如果坚持老先生的方法,再配上几位稀世药草,应该会好转了。”
邵琅远没想到颜顾的背后藏着这么多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