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爱情是随机应变(2/2)
当王文文把买的瓜果和生煎包分给工人们时,所有人都愣住了。之前王文文缠着面纱,店铺的工人们都没见过她的真人,知道是王文文后瞬间炸开了锅。
王文文被一群人围着问东问西。戚歌则蹲在院子里的台阶上摆弄手里的小木枝,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说什么,走近一听才知道他在说王文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以前整日缠在他的身边,现在变成了美人一圈人围着她转便不理人了。
人群突然安静,戚歌惊觉有异扔掉木枝进屋去看究竟。
“文……文文,谢谢你上次帮我,这个……送给你。”男子递出一个刺绣精巧的香囊。
王文文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他是那天在巷子里遇到的那个人。
男子问:“晚上有没有空?我请你吃个饭?”
王文文婉拒道:“晚上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实在没有时间。”
客套几句后,王文文送走了那人。
从店铺出来后,王文文打算去白阿婆的院子做下打扫。
王文文一上车就察觉到戚歌的神色有些古怪,好像有话想说却又迟迟不开口,这小子什么时候变成了优柔寡断的小媳妇儿?
“走吧,去白阿婆那儿,我可以偷偷给你看看白阿婆收藏的旗袍。”王文文笑道。
戚歌却迟迟不启动车,突然,他在王文文疑惑的目光中伸出手掌,“给我。”
“什么?”王文文一头雾水。
“刚才别人送你的东西。”戚歌红着脸道。
一股酸溜溜的醋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王文文嘴角微动,浮起淡淡的笑意,但开口还是做出认真又随意的样子,道:“你说那香包啊,做得确实别致,可惜我用不惯那玩意儿,所以转手送给了别人,你要喜欢,那我只能厚着脸皮去讨要回来咯。”
戚歌心下一喜,故作满不在乎,道:“谁稀罕那破玩意儿。”
车子继续行走,车里的气氛略微有些尴尬。戚歌转动着方向盘不去看她,但说出的话却带着几分温柔:“以后,别什么人送你东西都收,傻不傻?”
当天晚上,王文文翻来覆去把戚歌的话捣腾出来琢磨了很久,一会儿笑成傻子,一会儿愁成呆子,浑身上下散发出恋爱的酸臭味。
很快,王文文便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因为她再去店铺时,上次送礼物的男子见着她就躲,左眼处隐约还能看到挨揍的痕迹。
王文文心里笑戚歌幼稚,心里却甜成了蜜。
颜知非给牧先生去了电话后,便带着王草儿和两个箱子出门了。
牧先生挂完电话和薛思微讨论起邵琅远来,这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两位老人着实心疼起颜知非。
一个人怀着孕,承受这么大的打击,还要辛苦做旗袍,
“你说这旗袍……”这话刚出口牧先生便觉不合适咽了回去。
薛思微看出他的担心,坚定道:“我信这孩子,她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这批旗袍的,上海这么大,除了非非我找不出第二个。”
薛思微穿了一辈子旗袍,对旗袍的研究不比牧之云差。门铃响起,薛思微笑着去开门。
薛老师的气色好了很多,可颜知非却憔悴不少。一见面薛思微便给了颜知非一个拥抱,她轻抚她的背,安慰到邵琅远会找到的。
王草儿将手中两口檀木箱子放到桌子上打开,恭恭敬敬退到了一旁。
摆在面前的是两件旗袍,一件是宫廷旗袍,一件是民间旗袍,牧先生和薛思微上前,将手里的放大镜对着旗袍研究起来。
这套宫廷旗袍通体蓝色,上面错落有致点缀着朵朵晚梅,宛如古老青花瓷瓶里开出的神秘之花,带着独有的中国印记造就了中国女人的东方神韵。
而另一口箱子里的民间旗袍,并不显山露水,却能将女人的精致,妩媚尽收眼底,令人回味在那低头温柔、莲花娇羞的意境中
直到颜知非离开,牧先生依然不肯放下手中的放大镜,欣赏中带着赞叹,称其为神作。
“单这用的线就值得考究,还有这颜色,这质地……我从未见过谁能把旗袍做到如此极致。”
牧先生放下放大镜,快步进屋捧出杜今做的旗袍,将两者放在一起。
乍眼一看,不分高下,但若是内行人用放大镜细细品味,便不难区分谁才是颜老先生的真正传人。
牧先生对着颜知非做的旗袍连连点头,薛思微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赞道:“非非的旗袍有灵魂,能让人静下心来去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它到底承载了多少女人的千古情愁,没有人知道答案,唯有抛开世俗烦忧,静心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