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15章 沙皇太配合了

第215章 沙皇太配合了(2/2)

目录

从我国控制的埃及打到奥斯曼人控制的叙利亚、伊拉克、波斯。虽然露沙人失去了黑海的制海权,但他们还可以通过里海的内湖运输绕过高加索山。

而我们则要确保印度的粮食能经过伊拉克或是波斯抵达外高加索。”

博纳.劳首相拧眉深思了一会儿,看起来没什么信心地探讨道:

“但是,你刚才说的第一条路线,摩尔曼斯克问题,我们没什么可以帮忙的吧?

北海的制海权肯定是没问题的,德玛尼亚人的公海舰队只能缩在波罗的海的乌龟壳里根本不敢出来争夺北海制海权。但摩尔曼斯克的港口和铁路建设,也只能靠露沙人自己了。

倒是南线的中东方案,我记得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帝国曾经试图从帝国控制的海湾南岸那几个酋长部落向奥斯曼的伊拉克地区进攻,但是被德玛尼亚人派去奥斯曼担任中东战线统帅的戈尔茨将军打得惨败。

难道你还指望再让帝国的精锐去中东冒险登陆?那不是比加里波利战役更加送死!”

沃胖子被人当面揭短,内心自然是非常愤懑。但仇德的信念让他愿意忍辱负重:

“我当然知道帝国如今的陆军战力已经不是德玛尼亚人的对手了。靠我们自己以纯军事手段解决是没有希望的。

但如果阁下决定经营中东路线,再搏一把的话。我这里也认识一个人,叫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他或许可以给阁下找到另一条路线,让中东地区被奥斯曼人统治的其他族人自发起来反抗,到时候帝国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枪支弹药为主,让他们去和德玛尼亚人及奥斯曼人搏命!

这个年轻人在拉拢当地人、理解当地人方面绝对是有天赋的,外交大臣贝尔福阁下也看好他。不信的话阁下可以向贝尔福了解一下。”

沃胖子拉出亚瑟.贝尔福为自己背书,博纳.劳首相也不得不慎重一点,暂时先记下这个名字和这条策略。

准备过几天有空了,就找那个叫劳伦斯的年轻人聊一聊。

……

说沙皇,沙皇到。

沃胖子和博纳.劳首相商谈如何拯救沙皇的同时,尼古拉二世本人果然也在急于自救。

露沙北方各大城市的缺粮问题,早在刚刚入冬的时候就已经显现了。

之所以如此立竿见影,主要是因为露沙的缺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太大了,加上露沙的动员比例太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强征入伍,各州的田地里大多只有女人在种地。

作为穷逼帝国,露沙也不存在农业机械化,基本上没有用拖拉机种地的。早在1915年初那个冬天,彼得堡和莫丝科等大城市就已经闹过饥荒了。

如今到了15年底16年初,其实已经是战争爆发后露沙的第二个冬荒。

这种情况下,再叠加额外一千多万吨的粮食缺口,严峻程度可想而知。

……

“今年的粮食缺口到底有多大?彼得堡和莫丝科、明斯克、华沙,情况怎么样?饿死多少人了?”

彼得堡的冬宫里,尼古拉二世愁眉不展地询问前来觐见的总务大臣伊万.洛吉诺维奇.戈列梅金。

这位总务大臣是战争开始后才被任命为总务大臣的,原本以反对改革著称,拒绝向资产阶层让步,也压榨农奴和工人。

他还跟沙皇身边受宠的大神棍拉丝布金关系也非常密切,经常狼狈为奸。此时此刻,他也不得不低眉顺目地轻声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

“市政统计,彼得堡饿死的平民,为一千六百二十人。”

“实际上呢?”

“大约……八万多人。”

“什么?只是彼得堡一个地方?”尼古拉二世的眼珠子瞪得眼角纹都撑平了,“那全加起来,得有多少……”

戈列梅金大臣:“陛下,目前其他地方还没能统计上来,但部长会议已经在尽力稳定局面了。华沙、罗兹等地的情况,要更加严峻无数倍。

我们目前的策略,是从波兰全境和白罗斯西部大量征集多余的粮食,确保供给圣彼得堡、莫丝科、诺夫哥罗德等最重要的大城市。”

尼古拉二世重重地叹了口气:“就算调运,又能如何?帝国难道还能直接把粮食发到平民手上?那样不知又有多少贪官污吏会在发放的过程中上下其手!如果指望平民们自己买粮,现在外面的面包价格都涨了好几十倍了!听说还在涨!”

尼古拉二世看来也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很清楚露沙的文官集团有多么腐朽肮脏。

戈列梅金大臣也不由被说得老脸一红,连忙解释:“我们还有办法,目前部长会议商讨出来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以工代赈,让吃不起饭的平民,去集中参与摩尔曼斯克港的新建,以及修筑连接摩尔曼斯克和圣彼得堡的铁路。”

地球位面的摩尔曼斯克港,最终是在1916年的10月4日建成的(露历9月21日),那座港口造好后也确实可以正常使用、进出港货船。

但连接港口的铁路情况则差得多,那条铁路名义上是1916年11月3日(露历10月21日)投入试运营,也就是港口建成后的1个月整。

但实际上除了宣布试运营的当天通了几列货车,随后又立刻宣布出现问题要检修,说白了就是铁路质量根本不达标,一开火车甚至会出现路基沉降,纯纯一个赶工应付沙皇的政绩工程。最后到1917年3月沙皇被人干下去,那条铁路都没能真正全速运作。

据说海量的布国从殖民地运来给露沙的粮食,都堆在摩尔曼斯克港,又运不出去又没有妥善的储藏条件。导致露沙国内天天数以万计地饿死人,摩尔曼斯克的露天货栈堆场却有无数的粮食发霉腐烂。

而如今,因为基辅罗斯大平原和南方整个资源区的丢失,摩尔曼斯克港对露沙的重要性已经无比加强。

本位面的沙皇显然等不到今年11月份再建成港口和通车了,他要争取提前将近一年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因为德玛尼亚海军在波罗的海的强势,通过挪威人暗中做手脚、勾结一些瑞典的亲布亲挪派一起运东西的路也被掐了,波的尼亚湾到赫尔辛基的路也用不了了。

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摩尔曼斯克成了露沙靠自己自救的唯一希望。

尼古拉二世终于认清了这一形势,他决定拿出比秦始皇修长城和隋炀帝修大运河还要大十倍的决心,冒着严冬赶工摩尔曼斯克港和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铁路。

“好吧,事到如今也没办法了,就宣布以工代赈吧,各大城市的富余劳动力,凡是吃不起饭的,就拉去修港口和铁路,给一口饭吃。”

“陛下英明!”戈列梅金大臣微微松了口气,为自己又过了一关而感到庆幸。

他其实还有一些话没说出来:如果在粮食绝对不够吃,注定要饿死很多人的情况下,其实最完美的状态就是让那些应该饿死的人有规划地尽快死。

否则要是冬天不死拖到春荒再死,又要死前多吃三个月的粮食,而最终人没活下来,还多挤占了另一个本来能活下来的人三个月的口粮,那不双输了么。

所以,让人在北极圈内的严冬修港口和铁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摩尔曼斯克港的纬度,是68.5度。

稍微学过初中地理的都知道,地球的黄赤交角差不多是23.5度,所以纬度高于66.5度的地方就是北极圈内的纯寒带了。

摩尔曼斯克是一个比北极圈更北2度的存在,而如今的露沙,却不得不在这个缺乏粮食和煤炭的极度严冬,让几百万人去摩尔曼斯克修铁路。

这些人大多是城市底层居民,原本可能是帮闲,也可能是产业工人,但因为没有煤炭和钢铁,工厂都停工了,工人也没活可干,断了生计,粮食价格又额外再涨了几十倍,只能被拉去修路。

还有更多被拉去的,是波兰地区反抗沙皇粮食征收的地主、自耕农、波兰土地贵族,总之就是一切反抗者。

从此以后,每天在摩尔曼斯克沿线工地上,至少冻饿而死成千上万的人。

1月20号那天,后来发生了当年记录上最大的暴风雪天气,一夜之间天文数字的人就被冻饿死在工地上。摩尔曼斯克铁路沿线的累累白骨,已经多到人类的大腿骨数量远远超过了枕木数量。

最终,尼古拉二世修这条铁路和港口死的人,已然数倍于隋炀帝挖大运河加三征高句丽的损失。

露沙人民对尼古拉二世的愤恨,也终于被彻底点燃了。现在只差一个火星子。

大家之所以还没立刻造反,无非是觉得再忍一忍、如果铁路和摩尔曼斯克港修好后海外运输能恢复、经济能恢复,那大家还能再忍一忍沙皇的统治。

但如果,铁路和港口修好后,这条航道命脉依然被德玛尼亚海军掐了……那么不用怀疑,诛杀沙皇的造反绝对会瞬间爆发。

摩尔曼斯克铁路和港口,已经是尼古拉二世赌上罗曼诺夫家族三百年统治的最后一张牌了。

这是一张需要付出成百上千万人性命堆出来的牌,这张牌只要被掐,造反的人比地球位面提前大半年发动也是完全不意外的。

——

PS:周日要出门,六千字不拆更了。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