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63章 火光冲天,整军之始

第263章 火光冲天,整军之始(1/2)

目录

第265章火光冲天,整军之始

咸丰八年(1858年)七月十日,夜,浙江衢州城外。

黑夜如墨,将连绵的丘陵与旷野吞噬。

然而,在这片本该寂静的夜色下,却涌动著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

星星点点的火把如同鬼火,在黑暗中连成一片移动的光海,粗略估算,人数不下五万。

这是清军汇聚而来的大军——来自江西的绿营、湖南的湘军悍卒、浙江本地的团练,以及从围困天京的江南大营紧急抽调的两位总兵周天培、明安泰所率的精锐。

如此多的清军精锐被吸引到浙江一隅,正是拜石达开所赐。

他率领十余万太平军精锐围困衢州数月,并分派石镇吉、何名标等将领攻略周边州县,兵锋一度威胁到江南财赋重地杭州,引得清廷上下震动,严令各方驰援。

这一战略举动,在客观上极大地缓解了天京正面战场的压力,为陈玉成、李秀成等部伺机攻破江北大营创造了难得的战机。

然而,此刻的衢州城下,战局已陷入僵持。

太平军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粮草渐匮,而清军援兵则不断汇聚,反有将石达开部反包围之势。

连日阴雨初晴,道路泥泞不堪,更增添了行军作战的困难。

此前几日,太平军与清军在南路、东南路连续激战,互有伤亡,连清军将领福兴都中箭负伤,但总体态势对太平军愈发不利。

就在这个夜晚,清军再次集结重兵,意图一举攻破太平军东南方向的营垒。

九江总兵李定太,这位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绿营将军,亲率敢死队,伏地匍匐,小心翼翼地拔除营垒前的竹签、梅花桩等障碍物。

周天培紧随其后,手握腰刀,神情紧张。

然而,随著部队越来越接近太平军营地,李定太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他猛地举起手,示意全军停止前进。

「李军门,有何不妥?」周天培压低声音问道,语气带著敬意。

李定太虽然年纪不大,却也是经历过九江惨烈攻防战的老将,他的直觉往往准得可怕。

「不对……太安静了。」李定太目光锐利地扫视著前方死寂的营垒,声音低沉,「纵然是夜间突袭,我军行动隐秘,但石达开绝非庸才,其营盘外围岂会不设岗哨暗桩?如此寂静,宛如空营……」

话音未落,前方派出的斥候快马奔回,气喘吁吁地禀报:「军门!前方营垒……是空的!长毛贼寇早已人去营空!」

「什么?石达开跑了?!」周天培闻言大惊,立刻按刀欲起,「追!绝不能让他跑了!」

李定太却一把按住他,「不必追了……他能在我大军合围之前,悄无声息地全身而退,已是难得。我们的任务是解衢州之围,将其驱逐出浙江境。至于他流窜何处……」

李定太望向南方漆黑的群山,笃定道,「必是南下福建无疑了。」

他翻身上马,看著远处太平军营地方向,忽然间,连绵不绝的火光冲天而起!

先是东路军营地火起,顷刻间南路军营地亦烈焰焚天,紧接著东南、西南各处营垒相继点燃,火势蔓延,映红夜空,绵延二三十里,蔚为壮观!

「举火为号,安然撤军……石达开,果然名不虚传。」

李定太喃喃道,心中竟生出一丝敬佩。

这火光并非溃败的混乱,而是有条不紊的撤退信号,意味著石达开大军已安然远遁。

与此同时,远离衢州战场的南下官道上,石达开率领的主力部队正在夜色中疾行。

尽管成功跳出了清军的包围圈,但军中气氛却颇为沉闷。

围困衢州三月有余,损兵折将,最终却无功而返,未能攻克这座浙西重镇,反而要放弃已经占领的浙江大片州县,将士们心中难免沮丧和迷茫。

若非石达开本人在军中的崇高威望足以压服各方,恐怕早已有将领率领本部人马自行离去了。

秦远坐在高头大马上,对此心知肚明。

可以说石达开攻打衢州失败之后,他的常胜将军的神话就已经破灭了。

此次南下,看似战略转移,实则是走向末路的开始。

历史上,正是由于在浙江受挫,被迫转入福建后,又因洪秀全的拉拢分化,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最终众叛亲离,就连他的族弟石镇吉等人分兵远走,实力大损,最终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

这就是石达开的最终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