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诸葛亮似有所悟(2/2)
“……”
苏秩几人对视一眼,迈步走出大殿。
刘秀、王猛、秦良玉和苏轼,正围在圆桌旁打麻将。
沈知微飘在旁边,手里还端着一盘卤鸡翅啃得津津有味。
苏秩等人在崖山没有待太久,大概也就两多个,不到三个小时。
所以他们回来的时候,才下午三点过。
“道长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刘秀点了个杠上炮,正好趁这个机会“赖账”。
他站起身,不管秦良玉的呼喊,径直走到了苏秩等人面前。
“怎么样?”刘秀说道:“鹏举,没什么问题吧?”
王猛等人这时候也围了上来,他还贴心的给岳飞端了一杯凉茶。
岳飞接过凉茶喝了一口,缓了缓神。
然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开口讲述崖山的经过。
从刚到崖山时的晕船,再到元军以歌舞为号发动突袭,箭矢如雨落下。
再到他与陆秀夫和小皇帝之间的对话、交流……
最后,讲到了苏秩顶着惩罚,出手取了张弘范的项上人头。
“张弘范这种狗汉奸,死一千次都死不足惜。”秦良玉攥紧拳头,狠狠捶了一下旁边的柱子。
苏轼站在一旁,脸上满是哀伤和沉痛。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杯中快乐水,在地上洒了一条直线。
王猛沉默片刻,说道:“我刚才看了宋末和南宋的资料。
宋亡不是因为没有忠臣,是朝堂积弊太深。
重文抑武,权臣争斗,到最后就算有陆秀夫、张世杰,也架不住已经烂透了的根基。
鹏举,你想改变大宋的结局,就一定要改变大宋的制度!
否则,一切还是会按照历史轨迹而走,最终重蹈覆辙……”
刘秀叹气:“大宋,就这么没了。但还好他们,守住了汉家儿郎的气节……”
苏轼祭奠完了亡魂,擦了擦眼角后,对岳飞拱手道:“鹏举,多谢你让我知道大宋最后还有这般壮烈的风景。
我终于明白了,
软弱的,是大宋天子和朝堂,
百姓和将士们,从来都没怂过!”
众人唏嘘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走到院子里,坐在歪脖子树下的石凳上,沉思去了。
他的脑海里,此刻全是崖山的画面。
陆秀夫背着赵昺跨过船舷时的决绝,
士兵握着断矛跳海时的悲壮,
还有那些百姓整理发髻从容赴死的模样,一遍遍在眼前闪过。
这一刻,他想了许多。
这一刻,他也明白了,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一刻,他也终于悟透了,【文化影响】到底应该怎么来做!
等苏秩他们走到院子里时,
诸葛亮忽然站起身,
来到到苏秩面前,说道:“道长,我想先回自己的世界了。”
苏秩深深凝视了诸葛亮一眼,随后点头道:“也好,先回去歇歇吧。”
说完,他和诸葛亮一起又走进大殿,目送诸葛亮离开。
白光散去,
诸葛亮已经站在了成都丞相府后院的七星灯阵中。
走出七星灯阵,
穿过一片青翠的竹子。
诸葛亮整理了一下衣衫,独自一人向着皇宫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