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江州司马白居易(2/2)
陈默笑了笑,嘴角上扬:“诗名《大林寺桃花》,而当初的大林寺就在庐山大林峰上,大林寺、东林寺和西林寺是历史上的庐山三大名寺,现在仅存东林寺。”
“而且大林寺的现址就是前方的花径,当初白居易和友人来庐山大林寺游玩,欣赏桃花之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也被叫做「白司马花径」。”
古人的称呼除了表字以外,最常见的一种是姓氏+官职,白司马是当年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当司马,江州也叫浔阳,是现在的九江。
像白居易、苏轼在全国许多地方留下痕迹跟诗作,都跟经常被贬有关。
陈默哭笑不得,一时间都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对他们当事人肯定是不好的,劳碌奔波还有生命危险;但是对后世的这些地方又很好,贡献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赵樱诧异地反复看着陈默:“你记忆这么好?”
刚才这些内容,陈默并非对着手机内容念的,全程是口头讲述。
“咳咳,我这人记忆力还行。”陈默谦虚道。
赵樱称赞道:“不是还行,是很强了!”
不得不说,赵樱越看陈默越满意。
优点很多,人特别聪明。
过往她并觉得男人有什么好的,也不觉得自己需要男人。
但陈默真的不一样,简直是一个完美男友。
可惜了,要是大学的时候遇到,那样就能有一份象牙塔里的爱情故事了。
又走了十来分钟,总算看到花径北门入口。
进入其中,其实就花径亭跟白居易草堂这两处地方。
都不用想,现代各地的建筑99%都是现在或近代所建,好在白居易的诗是真的。
白居易草堂现在就是陈列馆,木结构,草顶,主要展示草堂的变迁经过。
等看完出来,陈默就站在草堂门口由著名雕塑家王克庆雕刻成的2多高的白居易雕像前,一副认真打量的样子。
赵樱也跟着看去,不禁问道:“白居易真的长这个样子吗?”
陈默撇撇嘴道:“这我哪知道,我要是会穿越,肯定穿到公元817年,要是运气好遇到了白居易给他拍个照,然后回来再告诉你像不像。”
“切,阴阳怪气!”
赵樱哼唧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在雕像上。
“感觉白居易挺洒脱的样子。”
陈默嘴角上扬,用着肯定的语气道:“那当然,他可是白乐天!”
只是联想到白居易草堂跟网上看到的资料,再看着眼前雕像的模样,更加栩栩如生。
这位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大林寺桃花》等等,被誉为“诗魔”,他的人生经历两个阶段。
初期的白居易,性格刚直,是一个敢说话的官。
无论是在地方为官还是在朝当左拾遗,经常写诗针砭时弊,也频繁直言,上书皇帝。
直到公元815年。
这一年对于四位在朝当官的人来说,都是倒霉的一年。
这四个人的名字放在现代都是家喻户晓级别,分别是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和元稹。
刘禹锡得罪权贵,被贬广东连州;
柳宗元跟刘禹锡是难兄难弟,被贬广西柳州;
元稹在回京的路上还写了一首诗,鼓励刘禹锡和柳宗元,结果屁股没坐热,三月被贬四川达州;
元稹被贬时白居易还送了送他,结果因为上书要严查武元衡被刺死案,马上八月被贬江西九江。
后期的白居易,便是从江州司马时期开始,佛道思想滋长,开始佛系躺平。
先后到杭州、苏州担任刺史,开始了他的风流、快活时光。
不过在苏州时期生病了,又回到京城。
余生也基本在长安和洛阳度过。
直到公元846年,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