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6k)(2/2)
“不过今天太晚了,待会坐下画舫船夜游秦淮河就行。”
“那老门东呢?”陈默没听到许星晚提及这个,他在网上可是看到不少博主都推荐老门东。
“老门东其实历史建筑不如夫子庙多,但是那里氛围打造的好,适合拍照、吃饭和休息。”
许星晚颇感无奈道:“就像所有玩坏了大号要开个小号一样,夫子庙秦淮河一带太多低端的店铺和山寨的传统小吃店,没办法改变,就开始兴建老门东景区,类似于上海的城隍庙对石库门。”
“这样子啊,明白了。”陈默秒懂,夫子庙积弊已久,不如重起炉灶更有用。
反正南京六朝古都,城区有不少地方都适合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
“那明天怎么安排?”
“早上来夫子庙,下午去明孝陵和中山陵吧。”
“挺充实的。”
陈默没意见,反正有本地人带着方便又可靠。
总比他一个人或者找导游有意思。
走到文德桥,能看到一堆人在这里拍照,这一块算是夫子庙景区拍夜景出片的地方。
许星晚还问了陈默一句,要不要她给他拍个照。
陈默婉拒了,他本身不是一个很喜欢自拍或者拍自己的人,他更喜欢拍风景和美食。
等来到夫子庙游船码头,陈默还想去买船票,结果被许星晚抢先了。
“哎呀,你今天都请我去帝粤轩吃大餐了,总不能都让你付款吧?”许星晚拿着两张票带着陈默去排队,虽然不贵,一人120元,但她还是心痛道:“太宰人了,想当年东西两线才100元!现在东线120元,西线140元,一共就40分钟,一趟32人,还卖这个价格!”
“现在夜游轮船好像价格都不便宜?”陈默想起杭州西湖的游船,这一对比算良心的,便宜的55元起,还包含三潭印月门票。
许星晚作为本地人忍不住吐槽道:“可不是,东线还好,西线就太坑了,又贵又不值得。”
聊着天,幸好现在时间晚,游客不算特别多,等了十分钟左右便乘上东线的画舫船。
注意了,坐游船一定要选择坐窗边,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看到外面的景色。
随着画舫船划破河面,荡起一层层涟漪,像是划开河面的绸缎,将两岸飞檐斗拱的倒影揉成流动的水墨。
船行处,粉墙黛瓦的老房子从时光深处浮现。
雕花窗棂透出吴侬软语,评弹弦索裹着茶香飘过河面。
陈默还注意到对岸戏台正演《桃花扇》,水袖翻飞间,李香君的血色扇面与岸边灯笼交相辉映。
“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名龙藏浦,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也是华夏第一历史名河。纵然现在夫子庙-秦淮河口碑一般,但来南京不来这里总差了点什么。”
许星晚鼻子一挺,骄傲道:“要仔细一算,秦淮河可是火了一千七百多年呢!”
陈默一愣:“一千七百多年?”
“那可不。”
许星晚悠悠道:“1923年,俞平伯和朱自清在这里写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末清初,大明王朝最后的风骨‘秦淮八艳’在这工作。”
“晚唐时,杜牧写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中唐时,刘禹锡道: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盛唐时,李白乘船喝酒作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而六朝,这里是真正有着《玉树后庭花》和‘王谢堂前燕’的时代……”
在悠悠碧水中穿梭,两岸商家的琉璃灯牌倒映河中,红的是胭脂,绿的是翡翠,连船桨搅碎的水花里,都浮动着细碎的银河。
伴随着许星晚的言语,南京城化作一卷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有诗,有酒,有文人雅士,有山河破碎,有流淌千年的秦淮河。
而陈默正乘着月光,在历史的褶皱里轻轻摇晃。